《官居二首》
官居不惜日,宰县动三年。 忍事肠欲烂,为防头救燃。 不应一饱计,长受众人怜。 挽仰堪供笑,人间海易田。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慨人生的诗歌。诗人通过描写官员的生活,表达了人生的苦难、忍耐和自我救赎的主题。
首联“官居不惜日,宰县动三年”描绘了官员不辞辛劳,日夜为公务操劳,甚至主政一方长达三年的情景。这里展现了人生的艰辛和付出,也暗示了官员的责任和担当。
颔联“忍事肠欲烂,为防头救燃”则进一步描绘了官员在面对难题时,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但是,为了防止事情恶化,他们不得不忍辱负重,全力解决问题。这一联凸显了人生的忍耐和自我救赎的主题。
颈联“不应一饱计,长受众人怜”表达了官员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温饱,而应该顾全大局,为百姓着想。这一联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为民请命的理念。
尾联“挽仰堪供笑,人间海易田”则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人世间的事物瞬息万变,如同海水可以变成田地一般。这一联带有一些消极的色彩,但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写官员的生活,表达了人生的苦难、忍耐和自我救赎的主题,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为民请命的理念。
|
创作背景
陈造的《官居二首》的创作背景与他当时的生活处境和政治环境密切相关。陈造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党争激烈的时代。他的父亲李格非和公公赵挺之都曾因政治斗争而遭受不幸,而陈造本人也受牵累丢失了官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随夫家回到青州私第,开始了数年屏居乡里的生活。这段时期,他深感仕途的艰险,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时,陈造在屏居乡里的生活中,对大自然和生活有了更多的体验和感悟。他自号“易安居士”,取名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因此,《官居二首》的创作背景包含了陈造对仕途的失意、对大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歌中充满了对桂花高洁品性的赞美,也寄托了陈造的遥深情怀。
相关诗词
-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