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句“竹多翻障月,木老只啼乌”描绘了一幅幽静凄清的夜景图。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营造了一种静谧、哀愁的氛围,引发人们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入思考。
首先,诗人运用“竹多”和“翻障月”两个形象,描绘了竹林茂密、月光被遮挡的景象。这里的“翻”字用得十分巧妙,既表现了竹林的密集,又展现了月光穿梭其间的动态美。同时,“月”的意象也常被用来象征时间和岁月的流逝,因此这里也暗含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接着,诗人又用“木老”和“只啼乌”两个形象,表现了树木衰老、乌鸦啼叫的凄凉景象。这里的“老”字既表现了树木的年久,也暗示了生命的凋零和消逝。而“乌鸦”的啼叫则进一步渲染了夜的寂静和凄清,使人感到一种无尽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诗人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竹林与树木、月亮与乌鸦相对照,凸显了岁月变迁中的一些矛盾和对立的现象。
总之,这首诗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通过对意象的运用和气氛的渲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入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周必大的《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他所处的时代和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周必大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官至左丞相,封益国公。他的诗歌作品多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和个人情感。
具体到《句》这首诗,其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周必大对当时朝政的感慨,或者是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抒发。由于诗歌内容较为含蓄,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结合周必大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总之,周必大的《句》是在南宋时期的社会政治背景下,结合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而创作的。
相关诗词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