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采石渡》

大江碍崇山,突起作湍悍。
采石天下险,揭厉谁敢玩。
戈楼泊千艘,锋旗丽天汉。
昨忆辛已秋,胡马蜂蚁乱。
敢触貔虎怒,旋作狐鼠竄。
繄此折其角,群孽终内叛。
孤亭试一登,明眼得奇观。
回首吾叶舟,已复舣沙岸。
我犀不敢然,比察神所惮。
欻听钲鼓哄,戎事阅鹅鹳。
折冲须武备,保治赖强干。
鄙夫华封祝,泚笔亦其漫。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大江壮观景色,并赞美英勇的武将保卫祖国的诗。首先,诗人描绘了大江的汹涌澎湃,崇山峻岭的雄壮景色。“大江碍崇山,突起作湍悍”描绘了江水突破崇山峻岭的阻挡,激起汹涌波涛的场景,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力量。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采石场的险峻和战舰的锋利旗帜,展现了国家的强大和武装力量的威严。“戈楼泊千艘,锋旗丽天汉”一句,既展示了军事力量的雄厚,又突显了国家的威严和尊严。 诗人回忆起辛巳秋天的战争,胡人的马蜂蚁般混乱,触怒了强大的武将,他们如貔虎一般勇猛,迅速击败了敌人。“昨忆辛已秋,胡马蜂蚁乱。敢触貔虎怒,旋作狐鼠竄。”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和武将的英勇。 然后,诗人赞美了武将的英勇和智慧,他们折断了敌人的锋芒,最终使敌人内部叛乱。“繄此折其角,群孽终内叛”一句,赞扬了武将的智勇双全。 接着,诗人登上了一座孤亭,欣赏到了壮观的景色,回首看到自己的小舟已经停泊在沙岸上。“孤亭试一登,明眼得奇观。回首吾叶舟,已复舣沙岸。”这些诗句展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高远志向。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武将的赞美和对国家强大的期望。“我犀不敢然,比察神所惮。欻听钲鼓哄,戎事阅鹅鹳。折冲须武备,保治赖强干。”这些诗句充满了对国家强大和武装力量威严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江的壮观景色和赞美武将的英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强大的期望和热爱。
创作背景
陈造的《采石渡》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诗人从扬州赶赴南京的途中,经过采石矶,被江边夜景所吸引,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二是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江边夜景,表达了对历史事件和人生感慨的思考。具体来说,诗人在渡江时,看到了江水、明月、船只等景象,引发了内心的感触,从而创作了这首诗歌。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使得诗歌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和内涵。
诗词关键字: 鄙夫 折冲 马蜂
相关诗词
  • 1
    [宋]
    白鹤山人,被推作、诸军都督。
    对朔雪边云,上马龙光酉农郁。
    戊已营西连太白,甲丁旗尾扪箕宿。
    倚梅花、听得凯歌声,横吹曲。
    船易漏,袽难沃。
    柯易烂,棋难复。
    阅勋名好样,只推吾蜀。
    风撼藕塘猩鬼泣,月吞采石鲸鲵戮。
    管明年、缚取敌人回,持钧轴。
  • 2
    [明]
    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
    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 3
    [清]
    才高诚与命相妨,泥饮方知醉是乡。
    率土尽传供奉曲,匡山尚有读书堂。
    松元犹染宫袍湿,岩壑常沾翰墨香。
    回忆少陵头白句。
    蜀笺曾寄到浔阳。
    宛然群揖出风烟,五老相期太古前。
    岂易巢松留此地,何难吏隐卜他年。
    招来采石江头月,照彻匡庐山外天。
    更拟筑台祠大雅,黄金先铸李青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