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仲赋重修篆畦亭馆韵》
订馆成来三十年,主人头白与扶颠。 已诛荐莽开瓜圃,更剪茭芦浚藕田。 竹下鸣琴长忆鹤,花边酿酒拟留仙。 今知恼都无用,修短随缘一任天。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人生感慨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个订馆三十年的老主人的生活,展现了人生的沧桑和命运的无常,同时表达了随缘任天、超脱生死的人生观。
首联“订馆成来三十年,主人头白与扶颠。”通过“订馆成来三十年”和“主人头白与扶颠”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沧桑和老人的辛酸。这个老主人一生都在这个订馆中度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头发已经变白,身体也渐渐衰颓。
颔联“已诛荐莽开瓜圃,更剪茭芦浚藕田。”通过描绘老主人整理瓜圃、剪去茭芦、疏通藕田的场景,表现了老主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勤劳朴实的精神面貌。
颈联“竹下鸣琴长忆鹤,花边酿酒拟留仙。”则通过“竹下鸣琴”和“花边酿酒”的描绘,展现了老主人清雅脱俗的生活情趣和美好追求。同时,“长忆鹤”和“拟留仙”也表达了老主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不朽的向往。
尾联“今知恼都无用,修短随缘一任天。”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总结和感慨。诗人认为,烦恼和苦恼都是无用的,人的寿命长短都是随缘天定的,应该顺应自然、超脱生死,表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人生观。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自然,通过描绘老主人的生活,展现了人生的沧桑和命运的无常,表达了随缘任天、超脱生死的人生观,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人生感慨。
|
创作背景
《和正仲赋重修篆畦亭馆韵》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舒岳祥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在《和正仲赋重修篆畦亭馆韵》中,他通过对亭馆周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 亭馆的修缮:这首诗的题目提到了“重修篆畦亭馆”,说明在诗的写作之前,篆畦亭馆曾经经历过一些损坏或修缮。舒岳祥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修缮工作的赞赏和支持。
3. 诗人的生活经历:舒岳祥在宋朝曾经历过一些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他的诗歌中也常常流露出一些忧国忧民的情感。在《和正仲赋重修篆畦亭馆韵》中,他通过对亭馆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亭馆的修缮以及诗人的生活经历等方面。
相关诗词
-
调理三关,安和四体,静无忧挠相煎。
太微冥契,元始语诸仙。
玉宇重修妙典,西台、南岳题篇。
崇好,身田在世,心向太清天。
云边。
曾降圣,金坛夜拜,高驾留连。
论琼华灵液,形与神全。
形体须凭妙气,神来舍、黄阙丹田。
真精旨,明光辅相,天地保长年。
-
画隼精明破晓暾,恰逢寒食过江村。
轻烟飞絮汉中道,白苇黄茅渭上屯。
人力万工支水派,天心两邑溉川原。
柳营一饱源头看,夜雨新肥拍岸痕。
-
兹城实佳丽,上与浮云齐。
加望川之阴,津途去不迷。
一旦起楼高百尺,城高跨楼满金碧。
朱门峨临九衢,一片彩霞迎晓日。
好奇赏俊实难逢,看此宁避雨与风。
仍夸县尹风骚客,与人一心成大功。
应喜中原正无事,出为苍生作仙吏。
大贤为政即多闻,不独文章推国器。
立驱巘崿压波澜,千古烟霞一望间。
江上晚来堪画处,丹青画出是君山。
况乃烹鲜会嘉客,楼上重重歌吹发。
艳歌一曲酒一杯,华筵有戏呈初彻。
楼中美人夺神仙,轻身起舞红烛前。
须臾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