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晁子止制置三首》
西南雄节制,人物妙炉锤。 舐鼎非无意,登门独恨迟,正期云独石,会见菌成芝。 不信酬恩事,君看左顾时。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赞美和敬仰某位具有雄才大略和高超技艺的人物的诗。首联“西南雄节制,人物妙炉锤”,说明了这位人物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和他的杰出才能。颔联“舐鼎非无意,登门独恨迟”,通过运用“舐鼎”的典故,暗示了这位人物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才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及早结识这位人物的遗憾之情。颈联“正期云独石,会见菌成芝”,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这位人物具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尾联“不信酬恩事,君看左顾时”,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人物的敬仰和信任,相信他一定会有回报恩情的行为出现。
整首诗通过对这位人物的赞美和敬仰,展现了诗人的钦佩之情和对他才华的赞美。同时,诗人也通过运用典故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
创作背景
**《投晁子止制置三首》的创作背景主要与宋代的政治斗争和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公元1086年,宋哲宗初立,宣仁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上台。然而,元祐八年,宣仁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新党再度上台,章惇执政,开始排斥旧党。同年八月,诗人苏轼被贬至定州。这一系列政治斗争和变动,使得许多文人雅士遭受困厄,或被贬谪,或隐居山林。李流谦的《投晁子止制置三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诗歌中,李流谦表达了对旧日朋友的眷念,怀念当年一起游宴唱和的美好时光。同时,他也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对政治斗争和人生起伏的感慨。因此,《投晁子止制置三首》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那个时代政治斗争和诗人自身经历的反思。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吴甸七千里,坤垠六十州。
宸心宽北阙,老子在西楼。
召伯出分陕,卫公归相周。
衮衣人惬意,重为雪山愁。
-
读书万卷破,转物一机神。
道德欣为御,文章妙斲轮。
圣贤同一处,天地要弥纶。
汗简窥千古,从来只数人。
-
陈子善学问,正色鉏其骄。
束身居言前,析理在意标。
心随出处乐,性与寂寞超。
安安而雅雅,不以行险徽。
王良驭骥子,冉弱六辔调。
自吾与之游,忘味如闻韶。
志道斯近神,庄生说承蜩。
顾恐陈子止,谁能中道要。
我求一饭饱,黄绶强折腰。
取舍不由己,悲哉马衔镳。
长啸天地闲,搔首独无聊。
雅约青山云,伊人与逍遥。
有如渝此盟,白日尚昭昭。
平时多英豪,楚楚在本朝。
吾徒固长物,分当老箪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