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张守惠山》

诗伯心如水,熊轓再护边。
教条父老舞,姓字裔夷传。
客到牵铃索,诗成仰屋椽。
平吞云梦泽,聊酌隐之泉。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心如止水、胸怀大志的诗人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诗伯心如水,熊轓再护边”,以“心如水”形容诗人的心境宁静、深沉,犹如静止的水面。“熊轓再护边”则展示了诗人雄壮威猛,有保护边疆的决心和实力。这一联既展示了诗人的内在品质,又突显了他的外在形象。 颔联“教条父老舞,姓字裔夷传”,通过“教条父老舞”描绘了诗人教导父老乡亲的场景,表现了他的才情和智慧。而“姓字裔夷传”则表现了诗人的名声远扬,连边远地区的夷族都知道他的名字。 颈联“客到牵铃索,诗成仰屋椽”,通过描绘客人来访和诗人仰望屋椽的场景,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创作环境。这两句也传达出一种朴素、自然的生活气息,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 尾联“平吞云梦泽,聊酌隐之泉”,以“平吞云梦泽”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广阔胸怀,而“聊酌隐之泉”则表现了诗人在隐士生活中的自得之乐。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又流露出他的隐士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的形象、才情、心境和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心如止水、胸怀大志的诗人形象。同时,诗中的语言和意象也体现了诗人的艺术风格和才华。
创作背景
《次韵张守惠山》是宋朝诗人陈造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到诗人与友人张守之间的交往以及他们在惠山游览时的所感。陈造和张守一同游览了惠山,被那里的自然景色所吸引,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在诗中,陈造描绘了惠山的美丽风光,同时通过与友人的交流,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友情等主题的感悟。他借助诗歌的形式,赞美了惠山的景致,也展现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基于诗人在惠山的实际游览经历,以及与友人共同感受自然之美的过程。
上一首
《一叶》
诗词关键字: 云梦泽 父老 教条
相关诗词
  • 1
    [元]
    寺下苍山蹲玉几。
    两两髯龙,涧底*云起。
    矮屋低垣祠短李。
    旧题名胜今余几。
    驳石阑干曾遍倚。
    出没烟芜,见客青鼋喜。
    隐隐蕉花修竹里。
  • 2
    [宋]
    何处甘泉来席上,嫩黄初汤银瓶。
    月团尝罢有余清。
    惠山名品在,歌舞暂留停。
    欲赏壑源新气味,不应兼进犭希苓。
    此中端有淡交情。
    相如方病酒,一饮骨毛轻。
  • 3
    [唐]
    寺有泉兮泉在山,锵金鸣玉兮长潺潺。
    作潭镜兮澄寺内,泛岩花兮到人间。
    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
    处处萦回石磴喧,朝朝盥漱山僧老。
    僧自老,松自新。
    流活活,无冬春。
    任疏凿兮与汲引,若有意兮山中人。
    偏依佛界通仙境,明灭玲珑媚林岭。
    宛如太室临九潭,讵减天台望三井。
    我来结绶未经秋,已厌微官忆旧游。
    且复迟回犹未去,此心只为灵泉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