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还致庵》
乱后还山喜复哀,旧书妄人等秦灰。 翛然山径花吹尽,蚕豆青梅存一杯。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生动而深刻的诗,描绘了战后山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乱后还山的复杂情感。整首诗的情绪色彩丰富,既有喜悦,又有悲哀。
首句“乱后还山喜复哀”,以平实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回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喜悦与悲哀交织。“喜”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战乱之后得以重返故乡,自然心中充满喜悦。“哀”字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战乱之后的破败景象的痛心。
次句“旧书妄人等秦灰”,暗含对战争毁灭文化、知识的痛心。“旧书”代表了文化遗产,“妄人”此处暗指战争,“秦灰”则借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典故,意味着文化的毁灭。
末两句“翛然山径花吹尽,蚕豆青梅存一杯”,“翛然”写出山径宁静、空旷的景象,“花吹尽”则暗示着春天的结束,带有一种哀婉的情绪。然而,“蚕豆青梅存一杯”又带有一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寓意着在战争的破坏中,仍有生命和希望存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战乱后的山乡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
《春晚还致庵》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春季结束时诗人回到致庵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其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自然环境:诗人通过对春季结束时景物的描绘,如落花、飞鸟等,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律动。
2. 人生感悟: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人生的思考。这种感悟可能源于诗人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周围世界的观察。
3. 返璞归真: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回到致庵,这个致庵可能是诗人的故居或隐居之地。诗人通过回到致庵,表达了对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综上所述,《春晚还致庵》的创作背景包括了自然环境、人生感悟和返璞归真等方面,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关诗词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余。
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
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
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于。
-
乾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
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
介胄清荒外,衣冠佐域中。
言谈延国辅,词赋引文雄。
野霁伊川绿,郊明巩树红。
冕旒多暇景,诗酒会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