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乌盐角行》

山中一种乌盐树,剥皮为角开春路。
牧童把去上牛吹,烟草茫茫没远陂。
一声两声兮桑青柘绿,三声四声兮麦绽秧肥。
山花如火遮眉目,吹此田家太平曲。
三年不听此曲声,劂却地皮人痛哭。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生动描绘农村生活景象的诗。诗中以乌盐树为引子,展开了一幅春天的画卷。牧童用乌盐树的皮做成号角,吹响了春天的序曲,烟草茫茫,远处的田野和山坡都沐浴在春的气息中。 诗中的号角声代表了春天的到来和农村的繁忙。一声两声,桑树和柘树开始青翠,三声四声,麦子开始抽穗,秧苗肥壮。这些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农村的活力。 接着,诗人以山花如火、遮目蔽目的壮丽景象,进一步描绘了农村的春天。这繁花似锦的景色,与田家太平曲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年不听此曲声,劂却地皮人痛哭。”这说明了一些农村现实的困苦和问题。这样的转折,使得诗歌不仅仅是描绘农村的美景,也揭示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天的乌盐树为引子,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生活景象,同时也揭示了农村生活的一些现实问题。诗歌的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深厚内涵的诗歌。
创作背景
《乌盐角行》是宋代诗人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非常活跃。舒岳祥作为宋代的文人,其诗歌创作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 其次,乌盐角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像角,用乌盐制成,故名。这首诗以《乌盐角行》为题,可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也许诗人借助这种古老的乐器来表达一种怀旧或者抒情的情感。 此外,舒岳祥的诗歌风格多样,内容丰富,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人生、社会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因此,《乌盐角行》也可能是在这样的创作思想指导下写成的。 综上所述,《乌盐角行》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时代文化背景、诗人个人风格等多方面因素。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要结合诗歌的内容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诗词关键字: 四声 牧童 地皮
相关诗词
  • 1
    [宋]
    牧童出捲乌盐角,越女归簪谢豹花。
  • 2
    [宋]
    青莎径里香未乾,黄鸟阴中实已团。
    蒸豆作乌盐作白,属闻丹杏荐牙盘。
  • 3
    [宋]
    凤箫鼍鼓龙须笛,夜宴华堂醉春色。
    艳歌妙舞荡人心,但有欢娱别无益。
    何如村落卷桐吹,能使时人知稼穑。
    村南村北声相续,青郊雨后耕黄犊。
    一声催得大麦黄,一声唤得新秧绿。
    人言此角只儿戏,孰识古人吹角意。
    田家作劳多怨咨,故假声音召和气。
    吹此角,起东作。
    吹此角,田家乐。
    此角上与邹之子律同宫商,合钟吕。
    形甚朴,声甚古,一吹寒谷生禾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