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庐山吊大林》

上尽诸峰地转平,天低云近日多阴。
古来南北通双径,此去东西启二林。
虞世南碑从泯没,白居易序合推寻。
匡庐第一真仙境,忍使如今遂陆沉。
作品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色秀美、气氛幽深的山水画面。通过运用丰富而生动的意象,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接下来,我们可以逐句分析这首诗。首句“上尽诸峰地转平”,以高耸的山峰和平缓的地面形成对比,展现了壮观的自然景色。次句“天低云近日多阴”,则表现了天气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阴沉、神秘的气氛。 在颔联中,“古来南北通双径,此去东西二林”,诗人通过描绘道路和树林,进一步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秀美。同时,这两句诗也暗示了历史的深远和自然的广阔。 颈联“虞世南碑从泯没,白居易序合推寻”,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虞世南和白居易,表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追寻。 最后,尾联“匡庐第一真仙境,忍使如今遂陆沉”,以“匡庐”比喻景色秀美的地方,以“真仙境”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而“忍使如今遂陆沉”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的惋惜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仰。同时,诗人也通过诗句表现出对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的关切和惋惜。
创作背景
**《游庐山吊大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庐山的自然风景和周必大对历史的感慨有关**。周必大在游览庐山时,被庐山的壮美景色所震撼,同时对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大林(可能是一位历史名人或文学家)产生了缅怀之情,因此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周必大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寄寓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敬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加详细准确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泯没 低云 陆沉
相关诗词
  • 1
    [清]
    盘烟下层霄,山骨微负士。
    阴阴日光淡。
    漠漠风气古。
    宝树压桥低,一溪环菜圃。
    香山旧吟地,花径兼宿莽。
    废寺亦荒凉,半间用茅补。
    孤清耐久坐,客至何必主。
    林静无匿声,虚檐应樵斧。
  • 2
    [南北朝]
    读书大林寺,航空天上来。
    泉石固所好,国耻恨未湔。
    众志乃成城,斯任须并肩。
    疥壁意云何,愿言共勉旃。
  • 3
    [宋]
    三月僧房暖,林花互照明。
    路盘层顶上,人在半空行。
    水色云含白,禽声谷应清。
    天风拂襟袂,缥缈觉身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