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酬正仲》

丝窠鼠迹锁书滕,老去斯文属友朋。
冻芋共煨须熟火,寒葅对嚼欲生冰。
山深有客传诗藁,庵小无僧上佛灯。
西去芗岩才半里,有蛟寒蛰得沉罾。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冷寂静的环境,充满了冬季的寒冷气息。诗人以细腻的感受描绘了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老去的生活状态,同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沉感慨。 首联“丝窠鼠迹锁书滕,老去斯文属友朋”,以“丝窠鼠迹”描绘出书斋的凌乱,暗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同时,通过“老去斯文属友朋”一句,表达出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更加珍视与朋友间的情谊。 颔联“冻芋共煨须熟火,寒葅对嚼欲生冰”,通过对“冻芋”和“寒葅”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冬季的寒冷氛围。同时,“共煨”和“对嚼”两个动词,也暗示了诗人与朋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度过的艰难时光。 颈联“山深有客传诗藁,庵小无僧上佛灯”,通过“山深”、“庵小”等词语描绘出一个幽静的环境,而“有客传诗藁”和“无僧上佛灯”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沉感慨。 尾联“西去芗岩才半里,有蛟寒蛰得沉罾”,以“蛟寒蛰”暗示着冬季的严寒,同时“沉罾”一词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沉重感慨。而“西去芗岩才半里”则展示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同时也暗示着诗人的心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季的生活场景,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慨。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次韵酬正仲》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人际交往:诗题中的“次韵酬正仲”显示,这首诗是回应正仲的某次诗歌创作,用同样的韵脚进行创作,展示友情和诗才。 2. 诗人境遇:舒岳祥在宋末元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生活困苦,仕途不顺。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一种隐逸、超脱世俗的情感,这也可能影响到了《次韵酬正仲》的创作。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查阅更多的历史文献和诗歌解读,您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佛灯 友朋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