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日宾西楼附山甫达之》
不忘西来意,开窗西复西。 柳悬鱼怒颊,蒲缚蟹团脐。 县近更传信,寺围钟到齐。 山翁出山处,放杖得新题。 |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自然情趣的诗。诗人显然被窗外的景色所吸引,开窗远眺,所见之景色颇令人愉悦。
首联“不忘西来意,开窗西复西。”展现了诗人不忘初衷,总是向往着西方,打开窗户也是朝向西方。这一举动反映了诗人的情怀和向往。
颔联“柳悬鱼怒颊,蒲缚蟹团脐。”则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窗外的景色,柳枝低垂,仿佛是悬挂着的鱼儿的怒颊,而蒲草中的螃蟹则团团脐,这一比喻形象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颈联“县近更传信,寺围钟到齐。”中,诗人又通过听觉来描绘环境,县衙的更近使得信息传递更为方便,而寺庙的钟声也此起彼伏,传达到这里。
尾联“山翁出山处,放杖得新题。”诗人以山翁的形象作结,山翁出山之处,放下手杖,得到了新的启示。这一形象既充满了生活情趣,又寓意着诗人在欣赏自然之余,也得到了新的灵感和启示。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开窗所见之景为线索,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生活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
创作背景
《题汪日宾西楼附山甫达之》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背景:宋朝时期,由于理学的盛行,文学创作注重表现个人的修养和性情。同时,宋朝也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这为文学家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
2. 个人背景:舒岳祥本人是一位文学家和官员,他的诗歌作品多数有着清新自然、明快流畅的特点。他的一些诗歌也表达了对于自然风景和人生的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题汪日宾西楼附山甫达之》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舒岳祥在游览山水或观赏风景时,感受到了自然与人生的美好,从而写下了这首诗。同时,也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表达了舒岳祥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诗词
-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
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
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
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
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
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
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
-
喉舌专司历有年,两朝望重志愈坚,魏公令德光闾里,山甫柔嘉耀简编。
调鼎念常周庶务,劳谦事每效前贤。
古今政绩如悬鉴,时为苍生咨惠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