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使君祠二首》
山为一案峙,水恰面前流。 自是神灵宅,非从槁壳谋。 风声分井络,云气接瀛邱。 炯炯谁相领,焚香发半秋。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水相依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神灵的崇敬和对宇宙苍穹的向往。首联“山为一案峙,水恰面前流”描绘了山水相衬的美景,山峦如案几般耸立,水流在面前缓缓流过,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颔联“自是神灵宅,非从槁壳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神灵的崇敬,认为这片山水是神灵的宅邸,而非人为构造的产物。颈联“风声分井络,云气接瀛邱”进一步描绘了山水间的自然气象,风声似乎可以分割井络,云气连接着瀛邱,给人一种壮阔、神秘的感觉。尾联“炯炯谁相领,焚香发半秋”表达了作者对宇宙苍穹的向往,这片山水的美景让人炯炯有神,焚香祈祷,发愿在半秋之时再次前来领略美景。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庄重、宁静的美感。
|
创作背景
《陆使君祠二首》是宋朝诗人李流谦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和诗人对一位姓陆的地方官员(使君)的赞美和怀念有关。可能这个陆使君在当地做了很多有益于百姓的事,因此得到了百姓的敬仰和怀念。诗人李流谦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这位官员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可能通过对他的描绘,来唤起人们对清廉、勤政官员的向往和期待。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种可能的创作背景,并不代表确切的历史事实。如果需要更准确的背景信息,可能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或诗歌注解。
相关诗词
-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龙斗雌雄势巳分,山崩鬼哭恨将军。
黄河直北千余里,寃气苍茫成黒云。
因嫁单于怨在邉,蛾眉万古葬胡天。
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
-
(一)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二)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三)龙斗雌雄势已分,山崩鬼哭恨将军。
黄河直北千余里,冤气苍茫成黑云。
(四)因嫁单于怨在边,蛾眉万古葬胡天。
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
-
遁甲爰皇里,星占太乙宫。
天门开奕奕,佳气郁葱葱。
碧落三乾外,黄图四海中。
邑居环若水,城阙抵新丰。
玉槛昆仑侧,金枢地轴东。
上真朝北斗,元始咏南风。
汉君祠五帝,淮王礼八公。
道书编竹简,灵液灌梧桐。
草茂琼阶绿,花繁宝树红。
石楼纷似画,地镜淼如空。
桑海年应积,桃源路不穷。
黄轩若有问,三月住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