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文氏双秀亭三首》
澄碧修眉固自奇,只愁门外苦喧早。 要知心迹双清处,须待人稀月上时。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清静、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人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首句“澄碧修眉固自奇”,用以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澄碧的修眉,象征着清澈、秀美的自然风光,让人不禁为之陶醉。这个比喻既生动又贴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热爱。
次句“只愁门外苦喧早”,则表达了诗人对喧嚣生活的忧虑。门外的喧嚣,让诗人感到苦闷和烦躁,这也反映了现代人对喧嚣城市生活的普遍感受。
最后两句“要知心迹双清处,须待人稀月上时”,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体悟。“心迹双清处”,既指内心的清静,也指环境的清静。诗人认为,要想真正体验到这种清静,需要等到人稀月上时,即夜晚人静、月光洒满大地的时候。这也是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启示。
|
创作背景
《留题文氏双秀亭三首》是宋朝诗人周必大所作的一组诗。留题诗是古代文人墨客游览名胜古迹时,常会将诗词题写在景点,以供后人欣赏和品味,这种方式也是古代文人的一种交流方式。双秀亭可能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园林建筑,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对于这组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很抱歉暂时无法提供更多信息。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或研究资料,以获取更多关于诗人和周围环境的背景信息。
相关诗词
-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
西南自是贤俊府,衰老思归谩留许。
舂禾磨麦非平生,子孙便推我作古。
贤哉与可诗中杰,笔墨余功散缯楮。
南阳诸谢世有人,此邦亦自非其土。
一时与我俱作客,白发苍颜愧非伍。
儒术真传汉太翁,风流未减晋诸庾。
两家尚有往还帖,旧集脱遗应可补。
明窗展卷清泪滴,恍然似与故人语。
欲锁空厨付长康,恐君讥我不与取。
-
有客有客白其马,日倚垂杨问行者。
式微式微胡不归,未归满耳闻别诗。
断弦再续情绪恶,别酒重稔味如蜡。
袖中虽有金错刀,满镜愁云莫能割。
是时月露秋平分,庭前唤月月不应。
就令唤得山头月,照我离筵越愁绝。
陶靖节,潘安仁,种秫满畦花满城。
潘花陶酒总陈亦,不如昭文氏之琴不鼓无亏成。
芭蕉漱漱连夜雨,桂子纷纷落庭户。
旅雁无俦雇影单,明朝且响龙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