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偶成》

畏日得凉才涉惬,因秋感岁却成悲。
君看八万四千劫,只在炉熏起灭时。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感悟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诗人通过夏日的凉爽与秋天的悲凉,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人生的无常,进而引发对生命劫难的深思。 首句“畏日得凉才涉惬”,通过“畏日”与“得凉”的对比,描绘了夏日炎炎中得一丝清凉的惬意。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感受,也表达了人在困境中获得暂时解脱的欣慰。 次句“因秋感岁却成悲”,则通过“因秋感岁”的转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悲哀。这里的“悲”字,承上下,为下文的深入思考埋下了伏笔。 末两句“君看八万四千劫,只在炉熏起灭时”,是整首诗的核心。这里,诗人用“八万四千劫”这一佛教概念,象征人生的漫长苦难,然后用“炉熏起灭时”这一形象,表达了生命的瞬息即逝。这种对比,突显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使整首诗具有了深厚的哲理意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夏日的凉爽和秋天的悲凉为引子,深入探讨了生命的苦难和无常,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的意象鲜明,哲理深邃,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启示。
创作背景
**《偶成》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诗人李流谦自身的经历,二是当时的社会环境**^[1]^。 具体来说,李流谦在创作这首诗时正逢人生低谷期,生活困苦,而且与好友分离,倍感孤独失意。同时,当时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风雨飘摇。诗人既感慨个人的遭遇,又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感到忧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创作了《偶成》这首诗^[1]^。
诗词关键字: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