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与山甫登楼小酌》
莫笑斯楼小,因高势自尊。 江山图万井,烟树点千村。 斫却月中桂,烹他海上鲲。 乘槎八月半,与子探河源。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楼,虽然规模不大,但因为其高耸入云的气势而显得尊贵。从楼上可以俯瞰壮丽的江山和繁华的城市景象,也可以远眺树木繁茂的村庄。诗人用月中桂和海上鲲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高楼的高远和壮观。最后,诗人邀请读者一同乘坐木筏,在八月半的夜晚一同探寻河源的神奇之处。
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高楼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邀请读者一同探寻河源,传达了一种探索未知、追求美好的精神。
|
创作背景
《中秋与山甫登楼小酌》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从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中秋节这一天,诗人与友人山甫一起登楼饮酒时所作。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这一天人们会与家人、朋友一起赏月、饮酒,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情感。因此,这个特殊的日子可能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氛围。
其次,登楼小酌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在古代,诗人们常常通过登高远眺、饮酒赋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舒岳祥与山甫一起登楼饮酒,可能也是为了借助这个场合,抒发自己的情怀和感慨。
此外,舒岳祥作为宋朝的诗人,他的创作也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创作非常活跃。舒岳祥的诗作也可能受到了当时诗歌创作风气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秋与山甫登楼小酌》的创作背景包括了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日子、登楼小酌的文化内涵以及宋朝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相关诗词
-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
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
月暗云霄,星沈烟水,角声清袅。
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
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
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
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
天风吹月到孤舟,哀乐无端托此游。
影底河山频换世,愁中节物易惊秋。
初升紫塞云将合,照彻沧波海不流。
解识阴晴圆缺意,有人雾鬓独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