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四禽》

人言百舌巧,暑至辄无声。
不如鸠虽拙,四时知阴晴。
提壶劝我饮,我醉谁解酲。
布谷独可听,要当早归耕。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诗人通过对比不同的鸟类,表达了对于生活态度和品质的看法。他借用了百舌鸟、鸠、提壶鸟和布谷鸟的形象,寓言了人生的巧拙、昏明、醉醒和归耕。 “人言百舌巧,暑至辄无声。”人们常常称赞百舌鸟的巧言令色,但随着暑热的到来,它却变得无声无息。这里,诗人似乎在提醒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单纯的巧言令色并不能解决问题。 “不如鸠虽拙,四时知阴晴。”相比于百舌鸟的巧妙,鸠虽然看似笨拙,但却能感知四季的阴晴变化。这里,诗人赞赏了那种虽然表面看似平凡,但却具有深厚内涵和智慧的人。 “提壶劝我饮,我醉谁解酲。”诗人用提壶鸟的形象寓言了生活中的诱惑和困惑,而我一旦沉醉其中,谁又能帮我解脱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困境和迷惑的无奈。 “布谷独可听,要当早归耕。”最后,诗人赞赏布谷鸟的叫声,提醒人们要早日回归耕耘的生活。这体现了诗人对于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的赞扬。 整首诗用鸟的形象寓言人生,表达了诗人对于巧拙、昏明、醉醒和归耕等人生状态的看法。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比,诗人引导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品质,提醒我们要珍惜那些看似平凡但却深具智慧的品质,同时也要警惕生活中的诱惑和困惑,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四禽》是宋代的周必大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活环境和自然观察有关。周必大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艺术昌盛的时代。他对自然界的动物有着深入的观察和感受,通过描绘四种禽鸟的形象和习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赞美和情感寄托。 同时,诗歌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也常常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宋代的诗歌注重表现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更加细腻生动。因此,周必大的《四禽》也可以看作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 综上所述,周必大的《四禽》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诗人对自然万物的观察感受以及宋代文化艺术的背景。
诗词关键字: 提壶 布谷 不如
相关诗词
  • 1
    [明]
    碧林红叶惊飞鸟,江上秋风下来早。
    雁去鸿辞烟水空,蒹葭落尽芙蓉老。
    原头鹡鸰如有知,应怜岁暮得同栖。
    枝间戴胜声不住,应忆春园初降时。
    山林动物各有托,野雉分明出丛薄。
    见说丰年少网罗,低飞不及高飞乐。
    ¤
  • 2
    [明]
    叚鹆色不如鹦鹉,强向筵前学人语。
    网罗西下陇山空,毛羽虽佳不如汝。
    铁衣金觜双雕楹,世间无处无弓矰。
    试听内苑笼中语,空诵弥陀六字名。
    ¤
  • 3
    [明]
    空山雨过枇杷树,黄颗累累不知数。
    金衣公子正多情,惊堕金丸欲飞去。
    海榴花残红子新,沙上凫珣来往频。
    每从水浅花深处,遥见隔花临水人。
    山禽关关水禽语,脉脉幽期似相许。
    莫负天晴日暖时,一春江上多风雨。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