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所将别夜坐叙怀》
相见岂无期,前年亦此时。 青山吾有约,白发子能医。 石室谁看鼎,岩泉似散丝。 老人偏重别,去路渺相思。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有深情厚意的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相见的喜悦,对青山白发的感慨,以及对离别后相思之情的描绘。
首联“相见岂无期,前年亦此时。”以反问的方式表达出与朋友相见的难得,又以“前年亦此时”点出与友人相遇的巧合和惊喜。
颔联“青山吾有约,白发子能医。”中,诗人以青山为约,表达了与自然为伍的志向,又以对白发的调侃,展现出对岁月的感慨。
颈联“石室谁看鼎,岩泉似散丝。”诗人以石室、岩泉等自然景象进行描绘,形象生动,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个清幽的自然世界。
尾联“老人偏重别,去路渺相思。”表达出诗人对离别的悲伤,以及对未来路上无尽的相思之情的描绘。诗人以“老人”自称,更显其感慨深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韵律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其对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深厚感情。
|
创作背景
《梅所将别夜坐叙怀》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时代背景:舒岳祥是宋代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了解宋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他的诗歌创作。
2. 个人经历:舒岳祥的生平经历和情感经历,也会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影响。他的诗歌中可能反映了他个人的感受、思考和情感表达。
3. 诗歌主题:从诗歌标题《梅所将别夜坐叙怀》来看,诗歌的主题可能与离别、夜晚、怀念等有关。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去探究诗歌的创作背景。
综上所述,要了解《梅所将别夜坐叙怀》的创作背景,需要综合考虑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诗歌主题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谁将明月作边愁,玉兔毫成是素秋。
缚取山中毛氏族,盛行文教寝旄头。
-
离离漠漠总牢愁,仰面书空一幅秋。
比似羲皇元未画,何须小楷作蝇头。
-
少日从军辉绿滕,如今一室与云朋。
低眉深才车中妇,背俗空悬木上罾。
保幸传衣归六宜,莫忘受记出燃灯。
相期何止诗篇事,大节无城誓饮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