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
云日弄轻霠,前溪给缓寻。 燕翻红雨乱,莺出翠微深。 迥矣苏门啸,怀哉梁父吟。 高人不可见,谁见此时心。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歌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描绘和深沉的内心感慨。首先,从整体上看,诗歌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首联“云日弄轻霠,前溪给缓寻。”描绘了云和日相互交织的景色,以及缓缓流淌的溪水。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为后面的情感抒发铺垫了背景。
颔联“燕翻红雨乱,莺出翠微深。”通过描绘燕子和黄莺在春雨和翠绿中的活动,进一步展示了生动的自然景色。同时,“乱”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纷扰和不安。
颈联“迥矣苏门啸,怀哉梁父吟。”中,诗人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高人的怀念和敬仰。同时,“迥矣”二字表现出诗人与古代高人之间的距离感,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尾联“高人不可见,谁见此时心。”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高人的追慕和对其精神的传承。同时,“谁见此时心”也表现了诗人对无人能理解自己内心情感的感叹。
综上所述,这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古人的敬仰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诗歌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
创作背景
《高人》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具体的历史记载并不丰富。然而,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可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从诗题《高人》可以推断,这是描述一位超凡脱俗、具有高尚品格和才华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形象往往与作者内心的向往和崇尚有关,可能是舒岳祥在生活中的某个阶段遇到了这样的人物,深受启发和感染,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其次,诗歌往往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和思潮的影响。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词创作非常活跃,同时儒家、道家等思想也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舒岳祥的《高人》可能也受到了这些社会文化和思潮的熏陶。
总的来说,虽然具体的创作背景无从考证,但可以从诗的内容和风格,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一定的推测和理解。
相关诗词
-
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
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
-
何处高人云路迷,相逢忽荐目前机。
偶看菜叶随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
琐细夜谈皆可听,烟霏秋雨欲同归。
翛然又向诸方去,无数山供玉尘挥。
-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