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安福朱景源景云所居二首》
友悌人知天亦知,风雷会变箨龙儿。 从今直节亭前后,枝茂宗生竹也慈。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深意的诗,主要描绘了竹子的坚韧和生长,同时也寓言了人的品格和命运。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友悌人知天亦知”中,“友悌”二字引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惺惺相惜之情,意味着人的善良行为不仅被人们所知,也被天地所感知。这里的“天亦知”反映出诗人对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次句“风雷会变箨龙儿”描绘了竹子在风雷激荡中的坚韧生长。竹子经历风雨雷电的洗礼,却依然屹立不倒,这种坚韧精神正如龙一样傲骨。这里的“箨龙儿”是对竹子的爱称,寓意着竹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尽的可能。
末两句“从今直节亭前后,枝茂宗生竹也慈”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茂盛生长和繁衍生息。“直节亭”是对竹子高耸入云、直挺挺的形态的赞美,而“枝茂宗生”则展现了竹子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景象。“竹也慈”三字,将竹子赋予了人性的慈爱,寓意着竹子也具有生命的温情和厚意。
整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和生长,展现了竹子的坚韧、茂盛和生命力,从而寓言了人的品格和命运。同时,诗人通过赞美竹子的坚韧和生命力,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
创作背景
周必大的《寄题安福朱景源景云所居二首》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友人居住环境的优美:诗人在游览或访问友人朱景源、景云的住所时,被其周围的美景所吸引,从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2. 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友人住所周围的山水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
3. 寄托情感:诗人可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赞美或羡慕等情感,同时,也可能借景抒发自己的心情或感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推测,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作品风格以及时代背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相关诗词
-
岁历起新元,锦里春意早。
诘旦会朋宷,群游候驺导。
像塔倚中霄,翚檐结重橑。
随俗纵危步,超若落清昊。
千里如指掌,万象可穷讨。
野阔山势回,寒馀林色老。
遨赏空闾巷,朅来喧往耄。
人物事多閒,车马拥行道。
顾此欢娱俗,良慰羁远抱。
第尤民政疏,无庸答宸造。
-
溪流婉转树蒙龙,复阁虚廊小径通。
下马解鞍一长啸,便疑身已出尘中。
-
三十六陂秋水来,龙蛇奔走起风雷。
老僧与置南轩地,会是凭栏心目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