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人十月菊,已恨光景衰。 今兹十月菊,瘦蕊未觉迟。 两年无官历,弦望占盈亏。 人言闰在子,节候固应违。 此物秉坚正,未怕风霜欺。 宁同此身槁,不与清香离。 香性自流传,更过梅花枝。 |
|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菊花在严寒中的坚韧与坚持,并以此为比喻,展现了诗人自身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昔人十月菊,已恨光景衰。”通过“昔人”对十月菊的描绘,传达出菊花已经开始凋零,光阴已逝的意境,引领读者进入诗的情境。 而后,“今兹十月菊,瘦蕊未觉迟。”描述了眼前的菊花,虽然花瓣瘦弱,但花蕊依然挺立,没有感觉到冬天的临近,形成了对菊花的初步印象。 “两年无官历,弦望占盈亏。”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两年来没有官职,只能凭借月相的变化来推测时间的流逝,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心境。 “人言闰在子,节候固应违。”人们说闰月在子年,节气和时令自然会有所不同,这两句诗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入理解。 “此物秉坚正,未怕风霜欺。”菊花秉性坚韧正直,不怕风霜的欺凌,这是对菊花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寄寓了诗人自身的坚韧正直品质。 “宁同此身槁,不与清香离。”宁愿身体枯萎,也不放弃清香,这是对菊花坚守清香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坚守。 最后,“香性自流传,更过梅花枝。”菊花的香气自然流传,甚至超过了梅花,这是对菊花香气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品质的高度自信。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坚韧、正直品质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高尚品质的坚守和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