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见卖白莲者三首》
东荡百顷宽,满荡莲结花。 孤村莲荡西,茅茨吾所家。 年年红紫尽,为春留芳华。 酒船堕云锦,歌棹凌瑞霞。 只今乡闾梦,不道身风沙。 把花但三嗅,对酒长咨嗟。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给人一种优美的意境,充满了对自然和家乡的赞美之情。诗人以莲荡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宽阔而美丽的景象,满荡盛开的莲花增添了诗意的气氛。接着,诗人引入了自己的家乡,一个孤独的村庄位于莲荡的西边,茅屋之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诗人通过对比红紫尽的落花和留芳的春花,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暗示了对人生短暂和珍贵的感慨。随后,他描绘了酒船和歌棹在落日下的美景,使人沉浸在这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中。
然而,诗人在下文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在风沙中漂泊的身世之感。他把花三嗅,对酒长咨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和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家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语言和意象生动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马上见卖白莲者三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组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环境:宋代商业繁荣,街市熙熙攘攘,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诗人在街头看到卖白莲的商贩,这一幕成为了诗作的触发点。
2. 自然景色:诗人骑马行走在路上,看到白莲商贩在售卖白莲,同时可能也注意到了周围的自然景色,如绿树、小溪等,这些景象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3. 个人情感:诗人通过对卖白莲者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歌可能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综上所述,《马上见卖白莲者三首》的创作背景包括了社会环境、自然景色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
相关诗词
-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
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
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
慧刀挥处人头落。
虹霓万道冲云脚。
灭尽我人心。
何劳向外寻。
白莲生火里。
法忍无生死。
忍辱两皆空。
龟毛兔角同。
-
闽地高僧楚地逢,僧游蛮锡挂垂松。
白云逸性都无定,才出双峰爱五峰。
高僧不负雪峰期,却伴青霞入翠微。
百叶岩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鹤初归。
风生碧涧鱼龙跃,威振金楼燕雀飞。
想得白莲花上月,满山犹带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