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赵文卿四首》
帘疏财许客窥班,未得缠头小破悭。 已结云愁蜚蝶梦,莫斜秋水蹙春山。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含蓄而深沉的情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感受。
首句“帘疏财许客窥班”描绘了一个场景,帘子的缝隙使得客人可以窥视到班内的情况。这引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着一种隐约的期待。
次句“未得缠头小破悭”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活动,表达出对于未能得到心仪之人的回应而感到懊恼和吝啬。这里的“缠头”指的是古代艺人表演完毕后,客人会赠送的缠头绸,象征着对艺人的赏识和尊重。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未能得到对方的回应,心中不禁感到吝啬。
第三句“已结云愁蜚蝶梦”中,诗人借用“云愁”和“蜚蝶梦”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恋人的思念和渴望。这里的“蜚蝶梦”暗示着梦境中的追寻和寻觅,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和期待。
最后一句“莫斜秋水蹙春山”则以景结情,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秋水斜落,春山紧锁,展现出一幅忧郁而感人的画面。诗人通过此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苦闷,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动人。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恋人的思念和渴望。同时,诗中的景致和情感相互交融,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广阔,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感受。
|
创作背景
《次韵答赵文卿四首》是宋朝诗人陈造创作的一组诗。这四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诗人赵文卿的交往和互动有关。赵文卿可能是陈造的朋友或者同僚,他们之间可能有一些交流或者唱和。这组诗是陈造对赵文卿的诗作进行回应和酬答。
在古代,诗人之间通过诗歌进行交流和应酬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友情、赞美、思念等各种情感。陈造的《次韵答赵文卿四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由于具体的历史记载有限,我们无法确定更详细的创作背景。但是,通过分析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我们可以推测出这些诗大概是在陈造与赵文卿交往的过程中,为了回应赵文卿的诗作而创作的。
相关诗词
-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