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半夜松声如瀑,令人难以入眠,回忆起与友人在西斋共坐的时光。轻微的雷声惊醒了蛰伏的生物,细雨洒在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想要渡过河流却犹豫不决,送客归来后感到惘然若失。最后掩卷沉思,等待着啼鹃的声音,表达了一种孤寂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美景,以及人生的离合无常。同时,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有怀正仲还雁峰诗》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诗题中提到的“有怀正仲”,说明诗人是在怀念他的朋友正仲。这可能意味着诗人与正仲有着深厚的友情,而正仲的离去让他心生思念,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2. **自然景色的触动**:诗中的“雁峰”可能指的是一个有着大雁飞翔的山峰,这样的自然景色可能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可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 **社会背景的影响**:宋朝时期,诗词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诗人可能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生活。
综上所述,《有怀正仲还雁峰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自然景色的触动以及社会背景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相关诗词
-
去年九日在衡阳。
满林霜。
俯潇湘。
回雁峰头,依约雁南翔。
遥想茱萸方遍插,唯少我,一枝香。
今年佳节幸相将。
陟层冈。
举华觞。
地暖风和,犹未菊开黄。
此会明年知健否,判酩酊,醉秋光。
-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
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
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
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
回雁峰南三百里,《捕蛇说》里数千家。
澄江绕郭闻渔唱,怪石堆庭见吏衙。
昔日愚溪何自苦?
永州犹未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