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岗太守罗挽辞二首》
富贵由身致,廉勤守自然。 常珍惟脱粟,老伴只残编。 天已偿高寿,人犹望百年。 千车会葬者,谁间大夫贤。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理想化的人生态度和境界。首联“富贵由身致,廉勤守自然”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认为富贵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廉洁勤劳来获得,而不是靠巧取豪夺或投机取巧。这种思想体现了传统的儒家价值观。
颔联“常珍惟脱粟,老伴只残编”则进一步描述了作者的生活方式,以粗茶淡饭为珍馐,以残编断简为伴侣。这种简朴的生活态度与前面提到的富贵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颈联“天已偿高寿,人犹望百年”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虽然天命已经赐予他高寿,但他仍然期望能够活得更长久。这种对生命的珍视和追求体现了人类普遍的生命观。
尾联“千车会葬者,谁间大夫贤”则以一个问句作结,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千车来葬的大夫,谁能分辨他的贤愚呢?这一问句引人深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常和难以预测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一种理想化的人生态度和境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
创作背景
《武岗太守罗挽辞二首》是宋朝诗人周必大创作的一组诗歌。从诗题来看,这是为纪念武岗太守罗某而写的挽辞。挽辞通常用于哀悼逝者,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尊敬。
对于这组诗的具体创作背景,目前无法提供详细的史料记载。但是,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来推测一些背景信息。
首先,从诗题中的“武岗太守”可以得知,这组诗是为纪念一位曾担任武岗太守的官员而写。太守是古代的官职,负责管理一个地区的政务。
其次,挽辞通常是在逝者去世后写作,用以表达哀思和敬意。因此,可以推断这组诗是在罗太守去世后创作的。
此外,周必大在宋朝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与许多文人墨客有交往。因此,他可能与罗太守有某种程度的交往或了解,才会写这组诗来纪念他。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武岗太守罗挽辞二首》是周必大为纪念武岗太守罗某去世而创作的挽辞,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敬意。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周必大与罗太守的交往或了解。
相关诗词
-
旧德今谁在,凋零已不多。
云天开日月,陆海自风波。
空叹与龄梦,难留曳杖歌。
平生济川意,无处问施罗。
-
一伏青蒲上,三年瘴海滨。
泉甘不出户,客醉岂无神。
报国心长在,知恩志未伸。
追怀垂绝语,空有泪盈巾。
-
愁烟暗鼎湖,龙驭入清都。
陟降红云陛,陪歆赤帝云。
亮阴真圣嗣,遗诏尽嘉谟。
尚见孤臣泣,蒙知直殿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