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中斋至日舟中七言》
又报微阳九地回,堂堂心在鬓颜摧。 乡愁云物有诗写,驿讯春枝无使来。 燕谷可能生出黍,漆无但爱死如灰。 相从导引学仙去,吴市不知人姓梅。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乡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联“又报微阳九地回,堂堂心在鬓颜摧”中,诗人表达了时光荏苒,岁月催人老的悲慨,尽管内心依然堂堂正正,但鬓颜已被摧残。
颔联“乡愁云物有诗写,驿讯春枝无使来”中,诗人以乡愁云物为题材写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同时,驿讯春枝没有带来任何消息,又让人感到无尽的失望和惆怅。
颈联“燕谷可能生出黍,漆无但爱死如灰”中,诗人借用燕谷和漆无的典故,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生死不由己的无奈。
尾联“相从导引学仙去,吴市不知人姓梅”中,诗人表达了跟随仙人离去的心愿,同时也透露出对现世生活的厌倦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而“吴市不知人姓梅”一句,则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无人在意的落寞。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复杂,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又展现了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
创作背景
《和邓中斋至日舟中七言》是宋代诗人陈杰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历史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当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同时,宋代也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争频发的时代,这使得许多诗人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忧思。
2. 个人经历背景:陈杰本人是一个具有深厚学养和才华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他也曾经历过一些政治风波和人生坎坷,这些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诗歌主题背景:从诗歌的主题来看,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诗人在冬日舟行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况味的感慨。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些对时局和社会的忧虑和思考。
综上所述,陈杰的《和邓中斋至日舟中七言》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个人经历背景和诗歌主题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相关诗词
-
顷持宪简推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
--颜真卿不是中情深惠好,谁能千里远经过。
--颜真卿诗书宛似陪康乐,少长还同宴永和。
--皇甫曾夜酌此时看碾玉,晨趋几日重鸣珂。
--皇甫曾万井更深空寂寞,千方雾起隐嵯峨。
--李崿荧荧远火分渔浦,历历寒枝露鸟窠。
--李崿汉朝旧学君公隐,鲁国今从弟子科。
--陆羽只自倾心惭煦濡,何曾将口恨蹉跎。
--陆羽独赏谢吟山照耀,共知殷叹树婆娑。
--皎然华毂苦嫌云路隔,衲衣长向雪峰何。
--皎然
-
逢糟遇曲便酩酊,--刘全白覆车坠马皆不醒。
--颜真卿倒著接罒离发垂领,--皎然狂心乱语无人并。
--陆羽
-
周行独力出群伦,默默昏昏亘古存。
无象无形潜造化,有门有户在乾坤。
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
此道非从它外得,千言万语谩评论。
通灵一颗正金丹,不在天涯地角安。
讨论穷经深莫究,登山临水杳无看。
光明暗寄希夷顶,赫赤高居混沌端。
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圣弗为难。
落魄红尘四十春,无为无事信天真。
生涯只在乾坤鼎,活计惟凭日月轮。
八卦气中潜至宝,五行光里隐元神。
桑田改变依然在,永作人间出世人。
独处乾坤万象中,从头历历运元功。
纵横北斗心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