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秋日书事贻潘少白》

树色已非昨,虫声不忍闻。
乱鸦投急景,老树淰长云。
百顷青黄半,一村晴雨分。
凭阑新得句,书赠特山君。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秋天的色彩、声音和气氛。 首联“树色已非昨,虫声不忍闻”用鲜明的对比描绘了秋天的色彩和声音,树叶的颜色已经改变,不再是昨天的样貌,虫鸣声声,让人不忍听闻。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来临。 颔联“乱鸦投急景,老树淰长云”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乱鸦在夕阳下飞翔,老树在长云中摇曳。这两句通过对动物和植物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生机和动感。 颈联“百顷青黄半,一村晴雨分”则用大面积的色彩对比和气象的变化,描绘了秋天的广阔和多变。青黄相间的田野,晴雨分明的村庄,构成了秋天特有的景象。 尾联“凭阑新得句,书赠特山君”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秋天景色后,得到了新的诗句,并将这些诗句书赠给朋友特山君。这一联展现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悟和创作的热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意象生动,语言流畅,是一首描绘秋天的佳作。
创作背景
《秋日书事贻潘少白》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时代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当时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同时,宋朝也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战争、政治斗争等社会事件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个人背景:舒岳祥本人是一个博学多才的诗人和学者,他的诗歌作品多数有着浓郁的个人色彩和情感表达。他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审美趣味等都会对《秋日书事贻潘少白》的创作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推断出《秋日书事贻潘少白》的创作背景是:在宋朝这个文化繁荣但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舒岳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个人色彩的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秋天景色的感受和思考。
诗词关键字: 不忍
相关诗词
  • 1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2
    [唐]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 3
    [宋]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