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春日即事》

灯夕花朝都已过,石泉槐火又将新。
故乡失业荆榛满,客子长饥雨雪频。
底处桃源堪避世,何人橘里得藏身。
朝家细核丁黄籍,食指虽多无绢银。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生活困苦,表达人生艰辛的诗。诗人巧妙地通过描绘灯夕花朝已过、石泉槐火将新的景象,引出对故乡失业、客子长饥的悲惨生活的描述。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避世桃源和藏身橘里的向往,然而现实却是严酷的,朝廷的户籍制度使得百姓生活更加困难。 首联“灯夕花朝都已过,石泉槐火又将新”中,“灯夕花朝”指元宵和花朝节,“石泉槐火”则指寒食节,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节日的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推移,同时也引出了下文对困苦生活的描述。 颔联“故乡失业荆榛满,客子长饥雨雪频”中,“故乡失业荆榛满”描述了故乡的破败景象,“客子长饥雨雪频”则描绘了诗人自己作为客居他乡的人,经常遭受饥饿和雨雪的困扰。 颈联“底处桃源堪避世,何人橘里得藏身”中,诗人通过“桃源”和“橘里”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避世隐居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困境。 尾联“朝家细核丁黄籍,食指虽多无绢银”中,“朝家细核丁黄籍”指朝廷对百姓户籍的严格管理,“食指虽多无绢银”则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生活困难的无奈和悲叹。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不同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困苦和人生的艰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创作背景
《春日即事》是宋朝诗人舒岳祥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时代背景:宋朝时期,虽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是社会也充满了动荡和不安定。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代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2. 个人经历:舒岳祥是一位文人墨客,他在生活中历经坎坷,饱受风霜。春天的到来,引起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反思,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综上所述,《春日即事》的创作背景是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经历的感悟,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人生的反思。
诗词关键字: 底处 避世 雨雪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