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邦衡族侄长彦司户韵》
圣世恩荣盛孝章,北窗自欲傲羲皇。 通家喜燕鸡豚社,治郡愁亲雁鹜行。 陌上花开人斗草,瓮头酒熟客传觞。 及时行乐君休厌,召驿相将项背望。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欢乐气氛的诗,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盛世太平、生活美满、人们欢乐行乐的画卷。
首联“圣世恩荣盛孝章,北窗自欲傲羲皇。”描述了当前盛世的景象,人们沐浴在皇恩之下,生活繁荣,安详自得。“北窗自欲傲羲皇”一句,以羲皇比喻圣人,展示了人们心中的自豪和自足。
颔联“通家喜燕鸡豚社,治郡愁亲雁鹜行。”诗人以燕、鸡、豚等家禽比喻家庭和睦,生活喜乐。而“治郡愁亲雁鹜行”则表现了地方官员在治理地方的同时,也惦记着家庭的亲情,展示了公私兼顾的情怀。
颈联“陌上花开人斗草,瓮头酒熟客传觞。”描绘了春天来临,花开草长,人们欢乐斗草,而新酒熟成,客人们传杯换盏,一片热闹景象。
尾联“及时行乐君休厌,召驿相将项背望。”则是诗人劝诫人们要及时行乐,不要厌倦这样的美好生活,因为这样的盛世并非常有,应该倍加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示了盛世的太平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欢乐,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
创作背景
《又次邦衡族侄长彦司户韵》是宋朝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周必大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周必大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官至左丞相,封益国公。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可能与周必大与族侄长彦的交往有关,他们可能在一起探讨文学、政治等话题,或者族侄长彦有所请求或表达某种情感,周必大以此诗作为回应。同时,诗歌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如政治斗争、家族关系等。
要准确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史料的印证。
相关诗词
-
吾衰矣,废治不重漪。
朽木更堪围。
触藩曾看赢其角,胁肩又见病于畦。
此何哉,自取耳,亦难兮。
待阔展月台秋待月。
更别起雪堂冬听雪。
花灌溉,草芟夷。
偶逢林叟欢成醉,闲随沙鸟淡忘归。
叹人生,尘土事,
-
北去南来,凡几度、风沙行李。
离又合、新欢旧恨,古今何已。
风*俄瞻衡宇外,月明照见寒江底。
问朱丝白雪尚依然,知音几。
无所作,谁成毁。
非所望,何悲喜。
谓人生得失,卷舒天耳。
病骨支离羁思乱,此情正要公料理。
但无言、手捉玉连环,东南指。
-
看花须约,一千年、知赴瑶池缘浅。
雪里花枝来索句,恍觉春生冷砚。
却忆前时,寻芳处处,霞影浮杯面。
酒醒花落,树头飞下余片。
何事岁晚重妍,多情应笑,我早朱颜变。
依样铅华红胜锦,争得瓶梅并剪。
小阁幽窗,回寒向暖,百怕霜风卷。
旧家野老,也来惊讶希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