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程子山侍讲》
我昔先君子,为公义林此。 论儒摘寡要,太史固坐井。 期公非敬知,力行福黎蠢。 螭坳千载逢,凤池一跬近。 独妍当众媸,隐忧触群愠。 颇觉游梁倦,终成吊湘恨。 声名出寒饿,圭组憎薄命。 纶言表厄陈,衮札囊束笋。 传家侈荣渥,尚足破孤愤。 肠折八哀诗,涕堕五君咏。 长歌饯公归,木脱西风劲。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诗的开头“我昔先君子,为公义林此。”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公义的赞美。中间部分通过描绘各种景象和情感,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冲突与矛盾。结尾“长歌饯公归,木脱西风劲。”则以悲壮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公义精神的坚守和执着。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公义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使人深感人生的不易和珍贵。
|
创作背景
《挽程子山侍讲》是宋朝诗人李流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用于悼念友人程子山。程子山,名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与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首挽诗的创作背景是李流谦对逝去的友人的怀念和哀悼。在诗中,他表达了对程子山才华横溢、学问渊博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其离世的悲痛和不舍之情。通过诗歌的形式,李流谦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哀思。
相关诗词
-
楼船万艘下,钟阜一龙空。
胭脂石井犹在,移出景阳宫。
花草吴时幽径,禾黍陈家古殿,无复戍楼雄。
更道子山赋,愁杀白头翁。
记当年,南北恨,马牛风。
降幡一片飞出,难与向来同。
壁月琼枝新恨,结绮临春好梦,毕竟有时终。
莫唱后庭曲,声在泪痕中。
-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
豆子山,打瓦鼓。
扬平山,撒白雨。
下白雨,取龙女。
织得绢,二丈五。
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