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山阳十首》

刘伶台畔酹金卮,寂寂荒丘带晚晖。
今日先生不能饮,妇言屏弃未为非。
作品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景象,通过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人生无常、浮华落尽的主题。同时,通过最后两句诗,也传达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感慨和反思。 以下是对每一句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刘伶台畔酹金卮”,通过引入历史人物刘伶的故事,为整首诗铺设了背景。刘伶是晋代的著名文人,以嗜酒著称,“刘伶台”便是他饮酒的地方。“酹金卮”则形象地描绘出刘伶醉酒的场景,金杯掷地,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 次句“寂寂荒丘带晚晖”,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描绘出一个寂静、荒凉的丘地景象。“晚晖”二字,既点明了时间已晚,也带有一种落日余晖的落寞之感,营造出一种萧瑟、衰败的氛围。 第三句“今日先生不能饮”,通过对刘伶不能饮酒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衰败感。这里的“不能饮”既可能是指刘伶已经离世,也可能是暗指人生老去的无奈,总之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繁华不再的哀叹。 最后一句“妇言屏弃未为非”,通过对妇女言论的引入,对前面描绘的场景进行了反思。这里的“屏弃”可能是指抛弃过去的繁华生活,而“未为非”则表明这种抛弃也许并非坏事。这句话带有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哲理示,即面对人生的起伏变化,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刘伶故事的描绘,表达了人生无常、浮华落尽的主题,同时也传达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感慨和反思。
创作背景
陈造的《游山阳十首》的创作背景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有关。陈造是一位宋代文人,他生活在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深感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苦难,但又无力改变现状,因此寄情山水,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游山阳十首》是他在游览山阳时所创作的一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这些诗歌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综上所述,陈造的《游山阳十首》的创作背景与他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诗词关键字: 荒丘 屏弃 先生
相关诗词
  • 1
    [宋]
    霜鬓真堪插拒霜。
    哀弦危柱作伊凉。
    暂时流转为风光。
    未遣清尊空北海,莫因长笛赋山阳。
    金钗玉腕泻鹅黄。
  • 2
    [宋]
    三日春光,群贤胜践,山阴何似山阳。
    鹅池墨妙,曲水记流觞。
    自许风流丘壑,何人共、击楫长江。
    新亭上,山河有异,举目恨堂堂。
    使君,经世志,十年边上,两鬓风霜。
    问池边杨柳,因甚凄凉。
    万树重新种了,株株在、桃李花傍。
    仍须待,剩载兰芷,为国洗河湟。
  • 3
    [唐]
    去者不可忆,旧游相见时。
    凌霄徒更发,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
    东阁许联床,西郊亦携手。
    彼苍何暧昧,薄劣翻居后。
    重入远师溪,谁尝陶令酒。
    伊昔会禅宫,容辉在眼中。
    篮舆来问道,玉柄解谈空。
    孔席亡颜子,僧堂失谢公。
    遗文一书壁,新竹再移丛。
    始聚终成散,朝欢暮不同。
    春霞方照日,夜烛忽迎风。
    蚁斗声犹在,鸮灾道已穷。
    问天应默默,归宅太匆匆。
    凄其履还路,莽苍云林暮。
    九陌似无人,五陵空有雾。
    缅怀山阳笛,永恨平原赋。
    错莫过门栏,分明识行路。
    上智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