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公山前倾盖时,再岁通家同骨肉。 紫岩楼畔又从容,四方上下如相逐。 另来每恨无见日,要见夙缘偿未足。 公来临邛弄鸣琴,一官季氏仍寮末。 移将远期为近期,天遣从公恐不速。 尺书日夜苦相换,何止已多如笋束。 淹留自春意徂冬,出门如物系两脚。 一朝决去水赴壑,梦魂先到鹤山侧。 下车一见开两眼,喜色分时破愁颊。 约我不来公即来,一日不见公不乐。 将閒文书猛拨置,唤好朋友细款曲。 疾邪愤世时抵掌,怅往悲今忽嚬蹙。 狂吞壮饮无空樽,长句短章几满轴 |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一位好友深厚的友情。他们曾经在周公山前相遇,倾盖而谈,彼此家庭相通,如同骨肉一般。在紫岩楼畔,他们再次相遇,从容交谈,相互追逐嬉戏。诗人常常遗憾没有与好友相见的日子,觉得彼此的缘分还未尽。好友来到临邛弹弄琴曲,虽然只是一名小官,但仍然是诗人的僚末。诗人希望能够将远期的相聚变为近期,因为天意让他们相遇,恐怕不会太久。他们日夜书信往来,不止像竹笋一样堆积。诗人逗留在春天,直到冬天,出门时像被东西牵着两脚一样难以割舍。最终,他决定离去,像水奔赴壑谷一样,梦魂先飞到了鹤山侧。下车一见到好友,喜色顿时驱散了愁容。好友约他不来,他就自己前来,一日不见好友就会感到不乐。他们将闲置的文书猛然抛弃,呼唤好朋友仔细倾诉。他们疾邪愤世时击掌,怅然往事悲叹今朝时忽然皱眉。他们狂欢豪饮,空酒杯不停,长句短章几乎写满了卷轴。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赞美和对相聚时光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不满和苦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