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
元和天子圣,玉烛万方同。 乾坤一澄霁,草木皆春融。 臣度再稽首,臣愬三鞠躬。 一雪洗蔡州,敢有贪天功。 |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天子圣明,天下太平,万物欣欣向荣的诗。首联“元和天子圣,玉烛万方同”直接点明了主题,歌颂天子的圣明,使得万方统一,天下太平。颔联“乾坤一澄霁,草木皆春融”进一步描述了天下的景象,乾坤清朗,草木繁荣,一片春天的景象。颈联“臣度再稽首,臣愬三鞠躬”表达了诗人对天子的恭敬和尊敬,再稽首、三鞠躬,礼节周到。尾联“一雪洗蔡州,敢有贪天功”则用比喻的手法,将天子的恩泽比作大雪洗涤蔡州,而诗人不敢贪天之功,表达了对天子恩泽的感激和谦逊之态。
整首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意境开阔。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天子圣明、国家太平的赞美之情。
|
创作背景
陈杰的《元和》诗,似乎并没有明确的创作背景,不像一些诗歌是应和特定事件或场合而作的。但是,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内容来分析一下可能的创作背景。
首先,诗歌开头“元和天子圣,玉烛万方同。”这里提到的“元和天子”可能是指当时的国家元首,而“玉烛万方同”则表达了天下太平、万物和谐的意愿。这可能暗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是一个相对平稳、繁荣的时期。
接着,中间两句“乾坤一澄霁,草木皆春融。”描绘了天地清明、草木茂盛的春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臣度再稽首,臣愬三鞠躬。一雪洗蔡州,敢有贪天功。”则表达了臣子对君主的忠诚,以及希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其中“一雪洗蔡州”可能指的是为国家平定战乱或灾祸。
综上所述,陈杰的《元和》诗可能是在一个相对平稳、繁荣的时代背景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国家、对君主的赞美和忠诚之情。
相关诗词
-
江城郁郁春草长,悠悠汉水浮青光。
杂英飞尽空昼景,绿杨重阴官舍静。
此时醉客纵横书,公言可荐承明庐。
青天诏下宠光至,颁籍金闺征石渠。
秭归山路烟岚隔,山木幽深晚花拆。
涧底红光夺火燃,摇风扇毒愁行客。
杜鹃啼咽花亦殷,声悲绝艳连空山。
斜阳瞥映浅深树,云雨翻迷崖谷间。
山鸡锦质矜毛羽,透竹穿萝命俦侣。
乔木幽谿上下同,雄雌不惑飞栖处。
望秦峰回过商颜,浪叠云堆万簇山。
行尽杳冥青嶂外,九重钟漏紫霄间。
元和列侍明光殿,谏草初焚市朝变。
北阙趋承半隙尘,南梁笑
-
临岐终日自裴回,干我茅斋半亩苔。
山上乱云随手变,浙东飞雨过江来。
一元和气归中正,百怪苍渊起蛰雷。
千里稻花应秀色,酒樽风月醉亭台。
-
养拙方去喧,深居绝人事。
返耕忘帝力,乐道疏代累。
翛然衡茅下,便有江海意。
宁知肉食尊,自觉儒衣贵。
烟霜当暮节,水石多幽致。
三径日闲安,千峰对深邃。
策藜出村渡,岸帻寻古寺。
月魄清夜琴,猿声警朝寐。
地偏芝桂长,境胜烟霞异。
独鸟带晴光,疏篁净寒翠。
窗前风叶下,枕上溪云至。
散发对农书,斋心看道记。
清言核名理,开卷穷精义。
求誉观朵颐,危身陷芳饵。
纷吾守孤直,世业常恐坠。
就学缉韦编,铭心对欹器。
元和畅万物,动植咸使遂。
素履期不渝,永怀丘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