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子苍扬州梦梅》
林昏月落淮南夜,还忆江清水见沙。 冰雪为魂玉在侧,了知不是梦梨花。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思念之情。首句“林昏月落淮南夜”描绘出一幅昏暗的树林、落月的夜晚的淮南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优美的氛围。第二句“还忆江清水见沙”则通过回忆,展现了江南清澈的水和沙滩的景象,与淮南夜景形成对比。
第三句“冰雪为魂玉在侧”则以冰雪和玉作为比喻,表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和美好心灵。最后一句“了知不是梦梨花”则通过梨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喻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思念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和徐子苍扬州梦梅》是宋代诗人陈杰创作的一首诗,具体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风格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题目中的“扬州梦梅”是一个典故,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其中“玉人何处教吹箫”一句,暗示了作者在扬州的往事和美好的回忆。因此,陈杰的诗歌可能也是借助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扬州的怀念之情。
其次,从诗歌的内容来看,陈杰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景象,并借此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感慨。这也暗示了作者可能在创作此诗时正处于一种怀旧和感慨的情绪中。
综上所述,虽然无法确定《和徐子苍扬州梦梅》的具体创作背景,但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扬州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之情。
相关诗词
-
墨云拖雨过西楼。
水东流。
晚烟收。
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
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
月花羞。
捧金瓯。
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
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