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英发运干顷携二诗相过今复寄赠大篇且惠汉》
君家奕叶播芳馨,室有图书暴两荣。 诗什编成风雅颂,宝章临遍草真行。 兴来文阵千军扫,醉后谈锋一座倾。 已许春风来过我,从今日日听严程。 |
作品赏析
【原题】: 曾英发运干顷携二诗相过今复寄赠大篇且惠汉唐金石刻辄次前韵道谢
|
创作背景
首先,我们要了解《曾英发运干顷携二诗相过今复寄赠大篇且惠汉》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作品。要探索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时代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当时的重要文化表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文人雅士之间常常以诗会友,酬唱赠答,形成了丰富的诗歌交流文化。
2. **人际关系**:从诗题来看,周必大与曾英发运干有过交往,而且曾英发运干曾经携带两首诗拜访周必大,现在又寄赠大篇诗歌,显示出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
3. **诗歌风格与内容**:周必大是宋朝的著名文人,他的诗歌风格和内容往往与当时的社会风貌、人文景观、友情交往等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推测这首诗很可能是对两人友情的歌颂,或者是对曾英发运干诗歌才华的赞赏。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曾英发运干顷携二诗相过今复寄赠大篇且惠汉》的创作背景很可能是基于周必大与曾英发运干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宋朝文人之间的诗歌交流文化。这首诗很可能是周必大为表达对曾英发运干诗歌才华的赞赏和两人之间友情的歌颂而创作的。
相关诗词
-
三十事诸侯,贤豪冠北州。
桃花迎骏马,苏合染轻裘。
观妓将军第,题诗关尹楼。
青林朝送客,绿屿晚回舟。
好栗分通子,名香赠莫愁。
洗杯新酒熟,把烛故人留。
百雉归云过,千峰宿雨收。
蒹葭露下晚,菡萏水中秋。
忆昨陪行乐,常时接献酬。
佳期虽雾散,惠问亦川流。
开卷酲堪解,含毫思苦抽。
无因达情意,西望日悠悠。
-
纶阁九华前,森沈彩仗连。
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
霜满朝容备,钟馀漏唱传。
摇珰陪羽扇,端弁入炉烟。
麟笔删金篆,龙绡荐玉编。
汲书荀勖定,汉史蔡邕专。
御竹潜通笋,宫池暗泻泉。
乱丛萦弱蕙,坠叶洒枯莲。
列署齐游日,重江并谪年。
登封思议草,侍讲忆同筵。
沧海风涛广,黝山瘴雨偏。
唯应缄上宝,赠远一呈妍。
-
十年不见山人面,寄得梅花来故人。
梦里不知春色相,图中犹见老精神。
笔花数点开天地,玉影一枝净无尘。
子固补之多应俗,梅花君是旧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