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给事徐尚书自除知制诰归》
书生稽古力,词苑久虚名。 聊远三台逼,非贪一佛荣。 乃身自本末,岂果有亏成。 不尽明时报,归来颂太平。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书生在词苑中努力钻研,追求知识的场景。他并不贪图荣誉和名利,而是专注于学习和研究。尽管他身处本末,但他并不担心成败得失,而是尽心尽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最终,他归来颂扬太平,表达了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向往。
整首诗表现出书生的勤勉、专注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通过书生的形象,诗人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勤奋向学的精神,以及对社会和平稳定的向往。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比喻,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想象力。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流畅,韵律优美,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通过书生的形象展现了人类对知识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
《讯给事徐尚书自除知制诰归》是宋朝诗人陈杰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徐尚书的自除知制诰有关。在宋代,知制诰是一个重要的官职,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等文书。徐尚书自除知制诰,意味着他主动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这在当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行为。
陈杰的这首诗,就是针对徐尚书自除知制诰这件事进行讯问,表达了诗人对徐尚书这一行为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对徐尚书的询问,诗人试图探究其内心的想法和动机,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浮沉、人生起伏的感慨。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解读或历史背景资料。
相关诗词
-
万一青春不可留,自甘潦倒作情囚。
儿郎亦是多情种,颇羡尚书燕子楼。
-
八座镇雄军,歌谣满路新。
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
囹圄长空锁,干戈久覆尘。
儒僧观子夜,羁客醉红茵。
笔砚行随手,诗书坐绕身。
小材多顾盼,得作食鱼人。
-
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
朅来青绮外,高在翠微先。
双凤蹇为阙,群龙俨若仙。
还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
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
诡容纷入望,霁色宛成妍。
东极华阴践,西弥嶓冢连。
奔峰出岭外,瀑水落云边。
汉帝宫将苑,商君陌与阡。
林华铺近甸,烟霭绕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忧政已宣。
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
济济金门步,洋洋玉树篇。
徒歌虽有属,清越岂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