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宋才夫》
麒麟丹青了无梦,香火因缘已成癖。 一堂风冷自分明,谁撮虚空强摹画。 蔬食眠烹均一茹,笑取菅麻视缯帛。 风幡自作此分别,蛛挂一丝犹可惜。 大千元不一毫隔,何处往来劳辔策。 冥鸿远矣方控弦,一筹银丝好看客。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内敛的感觉,充满了哲理和人生感悟。诗中以麒麟、香火、蔬食、眠烹、菅麻、缯帛等物象为引子,通过这些物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首联“麒麟丹青了无梦,香火因缘已成癖。”中,麒麟代表高贵、神圣,香火则代表信仰、祈祷。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追求的淡漠,以及对精神信仰的执着。
颔联“一堂风冷自分明,谁撮虚空强摹画。”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以及对人为强求的不满。风冷的堂屋自有一种清静分明的气氛,而虚空的世界又岂是人力所能摹画的。
颈联“蔬食眠烹均一茹,笑取菅麻视缯帛。”这里通过对蔬食眠烹和菅麻缯帛的对比,表达了作者简朴生活的态度和对待物质享受的看法。
尾联“大千元不一毫隔,何处往来劳辔策。冥鸿远矣方控弦,一筹银丝好看客。”则展示了作者宏大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表达了对人生旅程的理解。大千世界其实并不遥远,就在一毫之间。人生的往来奔波就像劳作的马匹,虽然辛苦,但都是为了生活。冥鸿远飞,人们只能用弓箭去追逐,而生活中的一丝一毫,也值得人们去欣赏和珍惜。
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才华。
|
创作背景
《次韵宋才夫》是宋朝诗人李流谦所作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其具体的创作背景。然而,我们可以尝试从诗的内容、风格和语境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从诗的标题《次韵宋才夫》可以看出,这是李流谦以宋才夫的诗歌为原韵,进行的一次和诗创作。在古代,诗人之间通过和诗来进行交流、应酬或竞技是很常见的,因此这可能是一次友好的文学交流。
其次,从诗的内容来看,如果诗中涉及到一些自然景象、人情世态或生活哲理,那么可能是李流谦在观察生活、感悟人生时,受到了宋才夫诗歌的启发,从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最后,还需要考虑到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李流谦生活在宋朝,那是一个文化繁荣、诗词盛行的时代,因此他的创作也可能受到了当时文化氛围和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影响。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无法确切知道《次韵宋才夫》的具体创作背景,但通过分析和推测,我们可以对它的产生有一些大致的了解。
相关诗词
-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
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
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
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
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
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
-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
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
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
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