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岁小儿初学涉,绝艺亦知天所赋。 想见九牛可倒曳,已堪赤手擒猛虎。 向来瓮戏真伟观,傥非目击嗤浪语。 器小犹须百斤重,兵以壮夫端恐仆。 笑谈牛取两足上,电转风旋疾如许。 便令百试百不失,父兄从傍亦矜诩。 市人骇叹俱失声,我自平生未曾睹。 武阳盛气盖全燕,寄区狡谋踣二虏。 论年固已一倍长,此儿谁肯哙等伍。 虎变鹰扬看异时,经营一饱常细事。 世人禀赋有特异,常理未可求其故。 相秦童子才毁齿,说项郎君方断乳。 拜归怀中笑橘堕,群戏道傍知李苦 |
| 这是一首描绘一个五岁小儿天赋异禀,勇猛无比的诗。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这个孩子的强大力量和超凡技艺,让人感受到他的惊人天赋和潜力。 诗的开头,作者直接点明了这个孩子的天赋:“五岁小儿初学涉,绝艺亦知天所赋。”这个五岁的孩子刚刚开始学习走路,但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技艺,这显然是天赋所致。接下来,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夸张,描绘了这个孩子的勇猛和力量:“想见九牛可倒曳,已堪赤手擒猛虎。”这个孩子的力量之大,仿佛可以倒拖九头牛,甚至可以徒手擒住猛虎。 接着,作者回忆了这个孩子过去的表演,进一步展现了他的技艺和力量:“向来瓮戏真伟观,傥非目击嗤浪语。”这个孩子曾经在瓮中玩耍,那场景真是壮观,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简直难以置信。然后,作者又通过描写这个孩子的武器,进一步衬托出他的力量:“器小犹须百斤重,兵以壮夫端恐仆。”这个孩子的武器虽然小,但却有百斤之重,即使是壮汉也难以驾驭。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这个孩子战斗的场景:“笑谈牛取两足上,电转风旋疾如许。”这个孩子在战斗中谈笑风生,像风一样迅速,像电一样迅猛。然后,作者又描写了这个孩子的战绩:“便令百试百不失,父兄从傍亦矜诩。”这个孩子经过多次试验,从未失败过,他的父兄也在旁边赞扬他。 最后,作者通过描写市民的惊叹和自己的感叹,进一步衬托出这个孩子的天赋和技艺:“市人骇叹俱失声,我自平生未曾睹。”市民们惊叹不已,而作者自己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天赋和技艺。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一个五岁小儿天赋异禀、勇猛无比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天赋和潜力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