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牡丹百咏(录三十二首)》

碧池光里巧传神,上下相辉一样真。
黠蚁根头行识路,狂蜂叶底去随人。
飘来不冷胭脂雪,落尽犹香锦绣尘。
更把清平旧时调,翻成一阕《沁园春》。
¤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美丽和生动的诗,它描绘了碧池中的光影反射,以及蚂蚁和蜜蜂在花叶间的活动。这些自然的元素被诗人以非常细腻和传神的方式描绘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诗的开头两句“碧池光里巧传神,上下相辉一样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观察的细致。碧池中的光影反射,使得景物看起来更加立体和真实,这种巧妙的描绘方式,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技巧。 接着,诗人描绘了蚂蚁和蜜蜂在花叶间的活动,“黠蚁根头行识路,狂蜂叶底去随人。”这两句诗人生动描绘了这些小昆虫的生活状态,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然后,诗人描绘了落花的景象,“飘来不冷胭脂雪,落尽犹香锦绣尘。”这两句诗充满了美感和哲理,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美丽,以及生命的尽头依然可以留下美好的记忆。 最后,诗人用“更把清平旧时调,翻成一阕《沁园春》。”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赞美和颂扬,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创新。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美感和哲理,它展示了自然的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创作背景
《牡丹百咏(录三十二首)》是明代文学家张淮创作的一组诗歌,集结了他对牡丹的赞美和描绘。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对牡丹的喜爱:首先,张淮对牡丹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被牡丹的美丽所吸引,因此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牡丹的赞美和颂扬。 2. 社会文化背景:明代是我国园艺和花卉栽培十分发达的时期,牡丹作为传统的名花,备受推崇。社会文化的繁荣和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为张淮创作这组诗歌提供了土壤。 3. 诗歌创作的个人动机:张淮可能通过创作这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他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文学造诣和审美情趣。 总的来说,《牡丹百咏(录三十二首)》是张淮对牡丹美丽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其创作背景涉及到作者对牡丹的喜爱、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个人创作动机等多方面因素。
诗词关键字: 沁园春 胭脂 锦绣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3
    [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