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戏示凝神庵张椿龄》

仙师足厌踏京洛,亦复懒控茅峰鹤。
遗形聊示德充符,闭目定从陈铁脚。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仙风道骨的诗,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的仙师形象。他厌倦了京城的繁华喧嚣,也懒得驾驭茅峰的仙鹤。他遗忘了形体的存在,展示了道德的完备,闭目养神,追随陈铁脚的道路。整首诗散发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修养的气息。 首句“仙师足厌踏京洛”,这里的“京洛”指的是繁华的都市,暗示了世俗的纷扰和浮华。“足厌”二字,表达了仙师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他已经超越了这些世俗的追求。 次句“亦复懒控茅峰鹤”,“茅峰鹤”是指仙家的灵禽,常常用来象征仙人的逍遥自在。但这里的“懒控”二字,进一步展示了仙师的超脱,他连驾驭仙鹤的兴趣都已经失去,仿佛一切都无法引起他的兴趣。 接着,“遗形聊示德充符”,这里的“遗形”是指忘却形体,超脱肉身的束缚。“德充符”则是指道德的完备,这句话表达了仙师追求道德完善,超脱形体束缚的境界。 最后一句“闭目定从陈铁脚”,“闭目”表示仙师正在凝神静修,“陈铁脚”则可能是指一位仙人或者前辈,仙师闭目静修,追随陈铁脚的步伐,追求更高的道法。 整首诗通过对仙师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道德完善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对仙人逍遥自在生活的羡慕。
创作背景
《戏示凝神庵张椿龄》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社交场合与友人互动:诗题为“戏示”,说明这可能是在一种轻松的、开玩笑的场合下写的,可能是为了与朋友张椿龄互动或应对某种场合而作。 2. 对庵堂生活的描绘:诗中提到了“凝神庵”,这可能是一个修行或冥想的地方。周必大可能在此处或与张椿龄一起度过了一段时间,对庵堂生活有所体验,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3. 抒发情感与心境:诗歌往往也是诗人抒发自己情感、心境和感悟的方式。周必大在诗中可能也表达了自己对凝神静思、时光流转等主题的感慨。 请注意,以上仅为对这首诗创作背景的一种推测,具体背景可能需要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等更多信息来确定。
诗词关键字: 仙师
相关诗词
  • 1
    [宋]
    福善天应锡寿祺。
    人生七十古来稀。
    我翁更有椿龄在,余庆堂前玉树辉。
    传世业,长孙枝。
    捧杯欢见老莱衣。
    一阳渐近门多喜,百禄争迎好事归。
  • 2
    [宋]
    富敌陶猗,才卑贾马,气吞曹刘。
    更妓娱安石,东山名胜,樽盈文举,北海风流。
    事冷千年,身兼八子,豪举伊谁与匹俦。
    应还笑,为天将降任,未欲东周。
    优游。
    宁久淹留。
    管蓬矢桑弧志早酬。
    有棠棣联芳,庭萱不老,砌兰擢秀,蟾桂传秋。
    要颂椿龄,若将柏叶,婢膝奴颜应合羞。
    直须是,功名期会,同跨鳌头。
  • 3
    [宋]
    百和香凝宝络,长生酒满金尊。
    葱葱佳气蔼庭萱。
    同把椿龄祝愿。
    玉树已生谢砌,孙枝复长于门。
    贮看百了共千孙。
    此去公侯衮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