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题高仲一殿撰识山堂长韵》

买山老山间,乃识山之容。
爱山无古今,此论谁非同。
仇仙来匡庐,一转语独工。
不识山面目,只缘在山中。
譬之尘漠漠,又如水溶溶。
人鱼居其间,孰识碍与通。
我昔少年日,自携七尺筇。
盘旋山南北,憩息林西东。
朝看山之横,暮看山之纵。
贪多眼为乏,陟险足已慵。
拱揖且不暇,赏识良自蒙。
方悟白司马,草堂对穹隆。
彼既若献状,此亦如发蒙。
秀甲天下山,至言出心胸。
今君欲继之,筑堂会奇峰。
何尝远城市,而能日迎逢。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山的热爱,通过买山、识山、爱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欣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以山为喻,表现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情感。 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山的形象、姿态、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歌的押韵和句式也体现了诗人卓越的诗歌才华,使整首诗更加优美动人。 总之,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自然诗歌,通过对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周必大的《寄题高仲一殿撰识山堂长韵》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安史之乱有关。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动荡和破坏。周必大在诗中高度凝练地追述了这场战乱的背景,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的感慨。同时,诗中也寄寓了对高仲一殿撰的劝诫和勉励,希望他能够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识得大势,担当起为国家分忧的责任。
诗词关键字: 穹隆 憩息 堂会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