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史院洪景卢检详馆中红梅》

红罗亭深宫漏迟,宫花四面谁得知。
蓬山移植自何世,国色含酒纷满枝。
初疑太真欲起舞,霓裳拂饰天然姿。
又如东家窥墙女,施朱映粉尤相宜。
不然朝云頩薄怒,自持似对襄王时。
须臾燕支着雨落,整装俯照含风漪。
游蜂戏蝶日采掇,嗟尔何异氓之蚩。
提壶火急就公饮,他日堕马空啼眉。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宫廷花园中的牡丹花的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牡丹花的艳丽形态和动人姿态,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首联“红罗亭深宫漏迟,宫花四面谁得知”,通过描写宫廷深处的红罗亭和宫漏,引出宫花(牡丹)的主题,营造了一种神秘、高贵的氛围。 颔联“蓬山移植自何世,国色含酒纷满枝”,通过问句引出牡丹的来历,并形容其花色如含酒的国色,纷纷绽放在枝头,极言其美丽动人。 颈联“初疑太真欲起舞,霓裳拂饰天然姿”,将牡丹比作唐代美女杨玉环(太真),翩翩起舞的样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牡丹的动人形态。 接着,诗人又通过“又如东家窥墙女,施朱映粉尤相宜”的比喻,将牡丹比作邻家窥墙的女孩,施朱映粉,更加适宜,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美丽。 “不然朝云頩薄怒,自持似对襄王时”一句,通过引用襄王与神女的故事,将牡丹比作薄怒的朝云,持重自若,宛如对襄王时,形象生动。 接着,“须臾燕支着雨落,整装俯照含风漪”一句,描绘了牡丹花在雨中的样子,花瓣上的雨水仿佛燕支(胭脂)落下,整朵花整装俯照,含风漪漪,动人心魄。 最后,“游蜂戏蝶日采掇,嗟尔何异氓之蚩。提壶火急就公饮,他日堕马空啼眉”四句,通过描写游蜂戏蝶采掇花蜜,感叹它们与愚蠢的人没有什么不同,提倡及时行乐,不要等到日后落马空啼眉。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美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思想。
创作背景
《次韵史院洪景卢检详馆中红梅》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自然环境的启示:红梅是冬季的特产,诗人可能是在冬季赏梅时,被红梅的美丽与坚韧精神所感动,因此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2. 个人情感的寄托:诗人可能通过红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人生观,比如红梅的坚韧不屈可能代表了诗人的某种人生态度。 3. 社交活动的产物:诗题中的“次韵”表明这首诗是和诗,也就是诗人与其他文人进行诗词交往的产物。史院洪景卢可能先作了一首诗,周必大按照原诗的韵脚和主题作了这首和诗。 以上都是对这首诗创作背景的一些推测,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更多的历史文献和诗人生平资料来确认。
上一首
《小息》
诗词关键字: 堕马 提壶 国色
相关诗词
  • 1
    [宋]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
    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
    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
    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
    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
    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
  • 2
    [宋]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
    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
    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
    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 3
    [宋]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
  • 4
    [唐]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梁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 5
    [清]
    神天之外更无神,何故愚顽假作真!
    只为本心浑天却,焉能超出在凡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