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题谢昌国尚书桂山堂》

京国薪如桂,家山桂满林。
叶留经岁碧,花雨盛秋金。
作楫商舟稳,为梁汉殿深。
幽香宜自閟,莫待斧斤寻。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家乡与京城生活对比,以及对桂树赞美的诗。 首联“京国薪如桂,家山桂满林”通过对比京城和家乡的桂树,表现了京城生活的艰辛和家乡的美好。在京城,柴薪如同桂树一样珍贵,暗示生活成本高昂,生活不易;而家乡则是桂树成林,满目翠绿,生活相对富裕舒适。 颔联“叶留经岁碧,花雨盛秋金”进一步描绘家乡桂树的美丽。桂树的叶子常年碧绿,表现出生命的顽强与坚韧;而到了秋天,桂花如雨般落下,金黄色的花瓣洒满大地,给人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 颈联“作楫商舟稳,为梁汉殿深”通过桂树的用途,表现了桂树的实用价值。桂木可作船桨,使商舟稳定运行,又可作桥梁栋梁,支撑汉殿的宏伟建筑。 尾联“幽香宜自閟,莫待斧斤寻”则表达了对桂树的珍爱与保护。桂树的幽香应该自然而然地散发,而不应该被斧头寻找砍伐。这里寓含着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保护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桂树的描绘,展示了家乡的美好与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资源的珍爱与保护。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心灵的享受。
创作背景
《寄题谢昌国尚书桂山堂》这首宋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周必大和谢昌国的关系以及他们对桂花的共同喜爱有关。周必大和谢昌国是好友,他们之间有深厚的友情。而桂花在古代中国是高贵、贞洁和荣誉的象征,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周必大在得知谢昌国建造了桂山堂后,便以桂花为题材,创作了这首诗,旨在赞美谢昌国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诗词关键字: 斧斤 花雨 幽香
相关诗词
  • 1
    [明]
    城南陋巷居新僦,绿竹移来几个斜。
    丛桂山中招旧隐,读书堆里认君家。
    蜀人谩诧文园赋,吴市争看卫玠车。
    断简味腴如啖蔗,虎头痴绝至今夸。
  • 2
    [唐]
    畴昔承馀论,文章幸滥推。
    夜陪银汉赏,朝奉桂山词。
    梁邸调歌日,秦楼按舞时。
    登高频作赋,体物屡为诗。
    连骑长楸下,浮觞曲水湄。
    北堂留上客,南陌送佳期。
    忆昨陪临泛,于今阻宴私。
    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
    都尉朝青阁,淮王侍紫墀。
    宁知倦游者,华发老京师。
  • 3
    [唐]
    桂山留上客,兰室命妖饶。
    城中画广黛,宫里束纤腰。
    舞袖风前举,歌声扇后娇。
    周郎不须顾,今日管弦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