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境浊常鲜惬,事难获易欣。 皎月当中秋,觇候每倦勤。 扁舟泊水岸,是夕无纤云。 冷侵碧琉璃,又如烂鎔银。 十年五年无,千里万里明。 对此欲不饮,恐触蟾兔嗔。 尊空更重看,徐步长江滨。 大鱼时拨剌,宿鹭联拳惊。 可无横吹者,或有琵琶人。 领览此奇绝,但怕添愁新。 颇欲从冰娥,暂陪白玉轮。 载我到广寒,一醉罗袜尘。 归来闭阁卧,耿耿鸡未晨。 顾瞻篷窗间,尚余半金盆。 |
|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和思考。首先,诗人描述了环境的清新和事宜的难得,感到欣慰和愉悦。接着,诗人描绘了皎洁的月亮,用水晶、琉璃等形象比喻,展现了月亮的清新、明亮之美。诗人感叹这样的美景难得一见,千里万里都是如此美丽。面对这样的美景,诗人不禁想要饮酒,但又怕惹恼了月亮中的神仙。 然后,诗人走到长江边,看到了大鱼在水中翻腾,宿鹭被惊扰联拳飞起。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描绘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江边的生机和活力。诗人还想到了横吹箫笛或弹奏琵琶的人,为这样的美景增添了些许忧伤和新愁。 最后,诗人想要跟随月亮中的仙女,到广寒宫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沉醉和向往。归来后,诗人闭门卧躺,思绪难平,直到天色微明。诗人在篷窗间回望,尚有余晖洒在金盆上,这一细节描绘出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和怀念。 整首诗意境优美,描绘细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叹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思绪和情感变化,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