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累年中秋无月今年凡数夕有之十五日尤佳》

境浊常鲜惬,事难获易欣。
皎月当中秋,觇候每倦勤。
扁舟泊水岸,是夕无纤云。
冷侵碧琉璃,又如烂鎔银。
十年五年无,千里万里明。
对此欲不饮,恐触蟾兔嗔。
尊空更重看,徐步长江滨。
大鱼时拨剌,宿鹭联拳惊。
可无横吹者,或有琵琶人。
领览此奇绝,但怕添愁新。
颇欲从冰娥,暂陪白玉轮。
载我到广寒,一醉罗袜尘。
归来闭阁卧,耿耿鸡未晨。
顾瞻篷窗间,尚余半金盆。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和思考。首先,诗人描述了环境的清新和事宜的难得,感到欣慰和愉悦。接着,诗人描绘了皎洁的月亮,用水晶、琉璃等形象比喻,展现了月亮的清新、明亮之美。诗人感叹这样的美景难得一见,千里万里都是如此美丽。面对这样的美景,诗人不禁想要饮酒,但又怕惹恼了月亮中的神仙。 然后,诗人走到长江边,看到了大鱼在水中翻腾,宿鹭被惊扰联拳飞起。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描绘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江边的生机和活力。诗人还想到了横吹箫笛或弹奏琵琶的人,为这样的美景增添了些许忧伤和新愁。 最后,诗人想要跟随月亮中的仙女,到广寒宫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沉醉和向往。归来后,诗人闭门卧躺,思绪难平,直到天色微明。诗人在篷窗间回望,尚有余晖洒在金盆上,这一细节描绘出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和怀念。 整首诗意境优美,描绘细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叹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思绪和情感变化,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累年中秋无月今年凡数夕有之十五日尤佳》是宋代诗人李流谦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多年在中秋之夜无月可赏,终于在今年的中秋节赏到了美月的经历。诗的背景可能与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有关,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或自然景象有关。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结合历史文献和作者的生平经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诗词关键字: 徐步 横吹 皎月
相关诗词
  • 1
    [明]
    石壁凌虚万木齐,依稀疑是武陵溪。
    长城旧饮纷胡骑,大漠初惊过汉鼙。
    国士死来今已尽,边机愁绝剑空携。
    天山闻说尤佳胜,欲乞君恩试马蹄。
  • 2
    [唐]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城东楼名望海楼。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
    ][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
    ]谁开湖寺西南路?
    草绿裙腰一道斜。
    [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
    ]
  • 3
    [宋]
    筑台临水巧安排,万象轩昂发瘗埋。
    南岭崩腾来不尽,北山断续意尤佳。
    平时战伐皆荒草,永日登临慰病怀。
    更欲留诗题素壁,坐中谁与少陵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