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菩萨蛮·西风送雨鸣庭树》

西风送雨鸣庭树。
嫩寒先到孤眠处。
愁极梦频惊。
马嘶天渐明。
千林枫叶赤。
寒事催刀尺。
树杪又斜阳。
迢迢归路长。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寥的秋夜,通过西风、雨、孤眠、马嘶、枫叶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首句“西风送雨鸣庭树”以西风和雨的意象开篇,描绘出一种凄凉的秋夜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嫩寒先到孤眠处”一句,通过“嫩寒”和“孤眠”两个词,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表现淋漓尽致。 “愁极梦频惊,马嘶天渐明”这两句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苦闷和无奈,梦境频繁被惊扰,而天边的马嘶声又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使诗人无法再继续沉睡。 然后“千林枫叶赤,寒事催刀尺”两句,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冷清的氛围。红叶落满树林,寒冷的天气让人不得不开始准备冬衣,用刀尺裁剪布料。 最后“树杪又斜阳,迢迢归路长”两句,以夕阳和漫长的归路作为结尾,既呼应了开头的西风和雨,又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和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秋天的寂寥和诗人的思乡之情,意象深远,意境凄美。
创作背景
袁去华的《菩萨蛮·西风送雨鸣庭树》这首词,其创作背景与具体的历史事件或社会背景并无直接关联。更多的是借助自然景象,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气氛,表达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苦闷。词中“西风送雨鸣庭树”描绘的是风雨交加的景象,通过这种景象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激荡与不安。而整首词的风格则体现了宋代词坛崇尚婉约、含蓄的特点。因此,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基于作者个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
诗词关键字: 马嘶 斜阳 归路
相关诗词
  • 1
    [现代]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2
    [现代]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 3
    [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