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七闽形胜》
七闽形胜。 镇南纪会府,山川交映。 箫鼓喧天,绮罗盈市,不负四时风景。 共喜太平无事,岂料潢池不逞。 殄群丑,看一鼓雷奔,沧溟波静。 指纵诗书帅,曾到凤池,密勿陪几政。 暂掩筹帏,催分战舰,总出智谋先定。 想见捷书初上,尽道臣贤主圣。 正图旧,听重宣丹诏,归调金鼎。 |
作品赏析
|
这首词描绘了福建地区的美丽风景和繁华市景,同时也描述了一场平定叛乱的战争。上片描写了福建的山川交错、箫鼓喧天、绮罗满市的繁华景象,展现了这里的自然和人文之美。下片则描写了平定叛乱的战争场景,将叛乱分子一网打尽,海疆平静,赞扬了统帅的智谋和英勇。最后,词中描述了统帅受到朝廷的赞赏和重用,重宣丹诏,归调金鼎,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整首词语言生动、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福建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平叛战争的壮烈场面,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词中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平、安定的向往和期望。
|
创作背景
《喜迁莺·七闽形胜》是宋代词人曾觌创作的一首词,其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首先,从宋代的历史背景来看,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北宋被金兵灭亡后,高宗赵构南渡,建立了南宋新政权,偏安江左,不敢收复中原。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得许多爱国诗人和词人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驱除金虏、还我河山的爱国热情。
其次,从作者曾觌的个人经历来看,他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修养和爱国情怀的词人。他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家国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赞美。
综合这些因素,可以推断出《喜迁莺·七闽形胜》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作者曾觌在感受到家国命运的多舛和时代动荡的背景下,通过描绘七闽地区的形胜之美,表达了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赞美。
相关诗词
-
春回天际,见柳眼翠窥,梅腮粉腻。
日庆三阳,时逢千载,帷幄挺生元帅。
亘古抚今忠义,天下安危注意。
负英伟,信功高耿贾,勋侔霍卫。
和气。
东风里,楼阁五云,玉帐环珠翠。
庙食真扬,人怀邵父,当代虎臣难比。
拟把倩桃为寿,莫惜金花沉醉。
受阃寄,佐君王神武,复恢舆地。
-
霞散绮,月沈钩。
帘卷未央楼。
夜凉河汉截在流。
宫阙锁清秋。
瑶阶曙。
金盘露。
凤髓香和烟雾。
三千珠翠拥宸游。
水殿按凉州。
-
芳春景,暧晴烟,乔木见莺迁。
传枝偎叶语关关,飞过绮丛间锦翼鲜,金毳软,百转千娇相唤。
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