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召不赴》
万里皇华遣使辀,姓名曾覆御前瓯。 燕台礼重金为屋,严濑风高玉作钩。 丹凤喜从天上落,白驹须向谷中求。 敲门不醒希夷睡,休怪山云着意留。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使命的忠诚、对荣誉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的开篇“万里皇华遣使辀,姓名曾覆御前瓯”描绘了诗人受命出使的荣耀场景,展现了诗人的威严与尊贵。接下来的“燕台礼重金为屋,严濑风高玉作钩”则通过对燕台和严濑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高贵的气质和坚韧的性格。然后,“丹凤喜从天上落,白驹须向谷中求”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追求的态度。最后,“敲门不醒希夷睡,休怪山云着意留”则表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传达出他不受世俗纷扰,享受自然宁静的心态。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追求。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被召不赴》是宋代诗人方逢辰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政治环境及方逢辰个人的经历有关。在宋代,尤其南宋时期,政治斗争激烈,官场波谲云诡。许多文人雅士因政治立场、派别之争或个人理念而遭受困厄。
方逢辰本人,性格刚毅,为正义之士,对政治腐败和权臣当道深感不满。他曾多次上书言事,针砭时弊,因此也得罪了一些权贵。在此背景下,《被召不赴》一诗应运而生。
诗中表达了方逢辰对官场斗争的厌倦,以及对自由、清高生活的向往。他选择不赴召,保持自己的气节和原则,显示出一位文人雅士的高尚品质。
相关诗词
-
泰华山人上赤墀,上嗟安在见何迟。
老於尚父投竿日,少似辕生对策时。
怨鹤惊猿辞旧隐,鞭鸾笞凤总新知。
早陈经国平边策,归领云巢旧住持。
-
一架幽芳,自过了梅花,独占清绝。
露叶檀心,香满万条晴雪。
肌素净冼铅华,似弄玉、乍离瑶阙。
看翠蛟、白凤飞舞,不管暮烟啼鴂。
酒中风格天然别。
记唐宫、赐樽芳冽。
玉蕤唤得馀春住,犹醉迷飞蝶。
天气乍雨乍晴,长是伴、牡丹时节。
夜散琼楼宴,金铺深掩,一庭香月。
-
聊移小榻就风廊,卧久衣巾带佛香。
白发道人还省否,前年引去病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