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吏无好怀,宁食三年艾。 甚陋吾安之,所隶乃都会。 文书如骂奴,吞噫不敢对。 两眉或小伸,独有公等在。 交臂露肝胆,不复事容态。 月沼分賸馥,风轩共晴快。 家餐听相挽,盘筹及笋菜。 但苦王事迫,数离每增慨。 岂非造物意,物莫能两大。 况自掺裾别,至今胸愦愦。 归来未黔突,日月倏逾迈。 书往得奇报,已恐责留债。 丈夫志远者,遑卹吠所怪。 醉眼天不入,一饱真细碎。 插貂与扶耒,此理本相代。 持以敦薄夫,是事付我辈。 |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做官的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环境。他感到无所适从,宁愿吃三年的苦艾,也不愿过这样的生活。他的工作环境很差,所管辖的都是都会繁华之地,文书工作繁重,使他感到无法应对。他的下属对他不恭敬,使他感到更加孤独。但是,他与同事们相交甚深,彼此肝胆相照,不再拘泥于礼节。他们在月色下的池塘边分享剩余的花香,在风中的轩廊里共同享受晴朗的天气。他们的家庭用餐很简单,只是听着相互劝酒的声音,盘中的菜肴也只是笋和菜。但是他因为公务繁忙而常常离开,每次分别都增加了他的感慨。他认为这可能是造物主的意愿,不能让事物两全其美。自从他离开以来,他一直感到胸闷心烦。回来后,时间过得很快,他已经得到了奇怪的消息,担心会被责骂要求留下债务。但是,作为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他并不在意这些责怪和怪异的声音。他喝醉了,感觉眼神迷蒙,吃饱饭是他唯一的安慰。他认为插貂和扶耒这两种生活方式是相互替代的,他愿意把这些事情交给像他这样的人去做。 整首诗表现了一个做官之人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发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