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卢可庵天边风露楼》
龙泉三尺倚天横,浊世滔滔我独清。 一柱高台仙掌起,愿推一滴活苍生。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非常有力量和激情的诗,通过使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拯救苍生的愿望。
首句“龙泉三尺倚天横”描绘了一把锋利无比、气势逼人的宝剑,这把宝剑象征着诗人的刚毅和坚韧,也暗示着他有强大的能力和勇气去面对世界的挑战。
次句“浊世滔滔我独清”则是对现实世界的描绘和诗人自身的定位。这里的“浊世”象征着混乱、污浊的社会现实,而“我独清”则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清高、超然,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现实的深深忧虑和不满。
第三句“一柱高台仙掌起”则构建了一个高耸入云的高台,这个高台象征着诗人崇高的精神和追求。仙掌则是一种象征,表示诗人有超凡的能力和智慧。
最后一句“愿推一滴活苍生”则是诗人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决心。他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哪怕是一滴血,也要拯救苍生,改变社会现状。这一句充满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力量和挑战,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的深深关切和责任感,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决心。
|
创作背景
根据所提供的知识,可以了解到宋代诗人方逢辰的《题卢可庵天边风露楼》一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这首诗是方逢辰为友人卢可庵所题的楼名诗,表达了他对友人及其居所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其次,结合历史背景来看,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国家风雨飘摇。因此,诗中也可能蕴含着方逢辰对时代背景的感慨和抒发。
综上所述,方逢辰的《题卢可庵天边风露楼》的创作背景包括为友人题写楼名以及对时代背景的抒发和感慨。
相关诗词
-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
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