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醉蓬莱·向逍遥物外》

向逍遥物外,造化工夫,做成幽致。
杳霭壶天,映满空苍翠。
耸秀峰峦,媚春花木,对玉阶金砌。
方丈瀛洲,非烟非雾,恍移平地。
况值良辰,宴游时候,日永风和,暮春天气。
金母龟台,傍碧桃阴里。
地久天长,父尧子舜,灿绮罗佳会。
一部仙韶,九重鸾仗,年年同醉。
作品赏析
这首诗歌给人一种超凡脱俗,逍遥自在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幽静雅致的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人间繁华与权力的淡漠,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诗歌开头“向逍遥物外,造化工夫,做成幽致。”展现了诗人逍遥自在的心态,脱离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杳霭壶天,映满空苍翠。”描绘了天空弥漫的雾气和一片翠绿的景色,给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 接着,诗人通过“耸秀峰峦,媚春花木,对玉阶金砌。”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人工建造的玉阶金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于人工美的淡漠。 “方丈瀛洲,非烟非雾,恍移平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超脱现实的心态。 “况值良辰,宴游时候,日永风和,暮春天气。”诗人通过对于天气的描绘,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接着,“金母龟台,傍碧桃阴里。”描绘了仙境的美丽和神秘。 最后,“地久天长,父尧子舜,灿绮罗佳会。一部仙韶,九重鸾仗,年年同醉。”诗人通过对于仙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于权力的淡漠和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仙境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的超凡脱俗和逍遥自在的心态。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现实的淡漠和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醉蓬莱·向逍遥物外》是宋朝词人曾觌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一次例行的重九宴饮有关。当时,徐太守在栖霞楼设宴,曾觌应邀参加。然而,这次的宴饮并非寻常的重九宴饮,而是因为徐太守即将离任赴湘,因此这是一次为他举行的赠别宴。在这样的背景下,曾觌创作了这首词,以表达他的感慨和祝愿。
诗词关键字: 母龟 碧桃 良辰
相关诗词
  • 1
    [宋]
    大丈夫兮兼文武。
    君子能仁潜喜怒。
    强明非是尽周旋,满眼真如不自取。
    三春花卉正芬芳,发作痴迷我也狂。
    道德修来长不断,云从龙变解舒张。
    海浪无涯百川水,厚重高深难比擬。
    今古犹来世界宽,忻闻为善恶为耻。
    舟车有利便通津,斟量难事日其新。
    勿笑我心孜孜化,贵为人主不尊身。
    共爱巅峰高岌岌,烦恼之中常急急。
    先王典教是吾师,可以相宗后法则,逍遥物外乐熙熙,松椿长养万年基。
    鹏翥引他鹪虻怒,凤皇争与燕雀期。
    心猨意马须自缚,斯言之理还不若
  • 2
    [宋]
    混元为教合醇精,视之无迹听无声。
    唯有达人臻此理,逍遥物外事沈冥。
    浮云舒卷绝常势,流水方圆靡定形。
    乘兴偶然辞润户,谈真俄尔谒王庭。
    顺风已是闻宗旨,枕石还期适性情。
    玉帛簪缨非所重,长歌聊复宠归程。
  • 3
    [宋]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
    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
    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十载逍遥物外居,白云流水似相于。
    乘兴有时携短棹,江岛,谁知求道不求鱼。
    到处等闲邀鹤伴,春岸,野花香气扑琴书。
    更饮一杯红霞酒,回首,半钩新月贴清虚。
    又见辞巢燕子归,阮郎何事绝音徽。
    帘外西风黄叶落,池阁,隐莎蛩叫雨霏霏。
    愁坐算程千万里,频跂,等闲经岁两相违。
    听鹊凭龟无定处,不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