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石似之仓部出粹漳州》

半刺临漳郡,荣归总不如,棠阴三世旧,梓里数程余。
野老谈遗爱,儒先叩异书。
依乌带东壁,从此照闽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回归故乡,赞美家乡风物和人情,同时表达了对先辈和学问的敬仰的诗。 首联“半刺临漳郡,荣归总不如”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即使在外担任官职(临漳郡),也始终觉得荣归故里才是最好的。这体现了中国人深厚的故乡情结。 颔联“棠阴三世旧,梓里数程余”通过对家乡的环境、风物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棠阴三世旧”描绘了一幅三代人在棠树下共享天伦之乐的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温馨和祥和。“梓里数程余”则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地理的熟悉,一草一木皆在心头。 颈联“野老谈遗爱,儒先叩异书”通过对家乡人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乡亲们的深厚感情。这里的“野老”指的是乡里的老人,“儒先”则指有学问的前辈。诗人通过与乡亲们的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和思想,也更加深了他对故乡的热爱。 尾联“依乌带东壁,从此照闽墟”则以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祝福和期望。诗人希望故乡能够像东壁上的乌鸦一样,永远依附着光明,照耀着闽地的每一个角落。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故乡风物、人情、地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故乡情结和对家乡人民的热爱。同时,诗人对先辈和学问的敬仰也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追求。
创作背景
**《送石似之仓部出粹漳州》的创作背景主要是诗人周必大对好友石似之出任漳州职务的送别之情,以及他对古代文物珍视与保护的态度**。周必大以石鼓文为引子,表达了他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的重要性的看法,同时也对朝中重臣和“陋儒”们进行了无情的嘲讽。诗中强调保存和研究石鼓及石鼓文的重要意义,认为它是难得的“至宝”,应该加以保护,以免遭受损失。整首诗流露出周必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切关注,也展现了他对好友离别赴任的深情厚谊。
诗词关键字: 梓里 野老 归总
相关诗词
  • 1
    [明]
    一尊绿酒付何处,东风吹来客将去。
    不愁客路不逢春,何日重来共春住。
    去住相看且尽杯,春游从此判醒回。
    眼底酒人风雨散,明朝人日为谁来。
  • 2
    [唐]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
    无端触忤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 3
    [宋]
    秦川西去远,不意过漳川。
    归梦三千里,羁愁二十年。
    谋生空白发,行路若青天。
    馀事休相问,相留只醉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