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刺临漳郡,荣归总不如,棠阴三世旧,梓里数程余。 野老谈遗爱,儒先叩异书。 依乌带东壁,从此照闽墟。 |
| 这是一首描绘回归故乡,赞美家乡风物和人情,同时表达了对先辈和学问的敬仰的诗。 首联“半刺临漳郡,荣归总不如”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即使在外担任官职(临漳郡),也始终觉得荣归故里才是最好的。这体现了中国人深厚的故乡情结。 颔联“棠阴三世旧,梓里数程余”通过对家乡的环境、风物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棠阴三世旧”描绘了一幅三代人在棠树下共享天伦之乐的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温馨和祥和。“梓里数程余”则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地理的熟悉,一草一木皆在心头。 颈联“野老谈遗爱,儒先叩异书”通过对家乡人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乡亲们的深厚感情。这里的“野老”指的是乡里的老人,“儒先”则指有学问的前辈。诗人通过与乡亲们的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和思想,也更加深了他对故乡的热爱。 尾联“依乌带东壁,从此照闽墟”则以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祝福和期望。诗人希望故乡能够像东壁上的乌鸦一样,永远依附着光明,照耀着闽地的每一个角落。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故乡风物、人情、地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故乡情结和对家乡人民的热爱。同时,诗人对先辈和学问的敬仰也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追求。 |